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中风门(三则)

人有素多内热,一旦颠仆,目不识人,左手不仁,人以为中风之症,谁知此乃肾水不足以养肝,肝木太燥,木自生风而自仆,非真中风也。若作风治,鲜不立亡;即作气虚治,亦阳旺而阴愈消,非恰中病情之法。必须仍补肾水以生肝木,则木得其养,而左手之不仁可以复愈。方用 六味地黄汤 加味治之。

熟地(一两)、山茱萸(五钱)、山药(四钱)、茯苓(三钱)、丹皮(三钱)、泽泻(一钱)、白芍(一两)、当归(五钱)、白芥子(三钱)、柴胡(一钱)。

水煎服。一剂而目能识人,四剂而手知痛痒,十剂全愈矣。

夫六味地黄丸,料非治中风之药也,今用之以滋其肾水,又用芍药、当归以平其肝木;柴胡、白芥子以疏通肝气,而消其两胁之痰。水足而木自条达,痰去而气自流通,内热顿除,外体自适,亦何至左手之不遂哉!

此症用 润燥丹 亦效。

熟地(二两)、白芍(一两)、柴胡(五分)、天花粉(三钱)。

水煎服。

有人一时猝倒,痰涎壅塞,汗如雨出,手足懈弛不收,口不能言,囊缩,小便自遗,人以为中风急症,谁知是阴阳两脱乎?此至危之病,刻不可缓,生死在反掌之间也。若作风治,下口立亡,必须用 三生饮 救之。

人参(二两)、生附子(一枚)、生天南星(五钱)、生半夏(三钱)。

水煎服。一剂而囊缩伸,小便止,再剂而口乃能言矣。始可别用汤剂也。

世人疑三生饮过于猛烈,不知病来甚暴,非此等斩关夺门之药,何能直入脏腑,而追其散失之元阳?故必投于人参数两之中,始可夺命于须臾也,否则斩关而关不能开,夺门而门不得进,惟是关门既开,而前药又不可再用,另用:

人参(一两)、白术(二两)、茯苓(五钱)、当归(一两)、熟地(一两)、山茱萸(五钱)、麦冬(一两)、半夏(三钱)。

水煎服。

方名 济急丹 。连服二剂,而元气日旺,虚汗不流,手足可以运动,而无瘫痪之忧也。

譬如破城而守,内无粮草,则士有饥色,今关门大开,搬输挽运而入者皆糗粮米谷,则仓廪既实,兵马有饱腾之气,贼自望风而飞遁矣。倘仍用附子、南星之属,未免过于酷烈,民已归诚,而犹用虎贲之士,遍城搜粮,其损伤元气,不又多乎?妙在不用附子、南星,而反用当归、熟地、山茱萸、麦冬资阴之品。盖从前斩关夺门之时,未免斩杀太甚,抢劫无遗,脏腑必有焦枯之苦,今一旦得资财接济,真不啻恩膏之赐矣。

此症用 救脱饮 亦甚效。

人参(一两),白术(二两),附子(一钱),干姜、半夏(各三钱),贝母(一钱)。

水煎服。

有人头面肿痛,口渴心烦,一旦猝中,手足抽搐,言语不出,口眼斜,人以为中风也,谁知是中火也。夫火生于木之中,火藉风之力,似乎中火即中风也。人谓不解其风,则火从何而息?嗟乎!中火而祛风,非所以治火也。火所最恶者,水也。祛风以息火,则火之焰少戢而火之根未除;滋水以救火,则火之光自消而火之性尽灭。

是祛风以治火,不若滋水以治火也。况中火之症,内实无风,用祛风之药,则毛窍尽开,反足以通火之路。火之路开,而风反得入之矣。火得风之威,风恃火之势,本非中风,欲不变为风症,而不可得矣。治法贵乎补水,而不必用祛风之药也。方用 灭火汤

玄参(三两)、沙参(二两)、白芥子(三钱)、茯苓(一两)、熟地(一两)、山茱萸(五钱)、麦冬(五钱)、北五味(一钱)。

水煎服。一剂而心烦定,二剂而口渴除,三剂而语言清,四剂而㖞斜正,十剂而手足不牵搐矣。

盖玄参能消浮游之火,况益之熟地、沙参、茱萸、麦冬、五味之类,纯是补水添精之味,自然水足而火衰,何必用风药以搜风哉。倘于补水之中,少加风药,则于补水添精,反多牵制,而不能奏功矣。或曰不用风药是矣,独不可用凉药以解氛乎?不知此火乃虚火而非实火也。实火可用寒凉以直治,而虚火断不可用寒凉以增其怒也。况玄参微寒,未尝不于补中以泻火,何必更用寒凉哉。

此症用 二冬二皮汤 亦妙。

麦冬、天冬、地骨皮、丹皮(各二两)。

水煎服。 Ky4H67x79AowtDNJi0O8/jDt27ZWamOgcvrgfzmU5CDd8K6f/MIhHBlhoKDSr/g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