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吃了饭再走

每次回家,妈妈都会让我们吃了第二顿饭再走。

春节是中国最大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这天,背井离乡的人都尽可能地回到家,与亲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一家人聚在一起,做一桌丰盛的菜,斟满一杯酒,共度中国年。

前年父亲去世,就剩下八十多岁高龄的母亲,我们一大家子改在初三团聚。

这天,早早地,我们就往回走去。今年整个冬天就没有下雪,今天依然是。太阳远远地挂在天边,射出白白的光,照得你的眼睛不敢睁开。凉风一吹,我不禁打了几个寒战,更加精神了许多。我下意识地裹紧了衣服,以免体温散失太多。

路上,回家的车很多。北二环十字路口,有排起长龙的汽车。路边的商店处,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礼品,还有临时停靠的不太规矩的汽车。

懒得长时间排队等候,我一扭方向盘,掉头另择他路。不多时,就很顺利地回到家。

平时只要有时间,我们一大家子也都团聚。今天,团聚更是必须的。

在墙外,我们就听见了家里欢快的说笑声。我们迫不及待地进入家门,穿过庭院,掀开门帘,推门进屋。欢快的说笑声更大了。

哥、嫂、姐他们正在做过年必备的美食——饺子。炕上,老母亲盘腿正坐,看着一大家子人说说笑笑,显得特别精神。

炉火正旺,水壶里的水已经嗞嗞作响,热气腾腾。

一家人,有揉面做剂的,有擀面皮的,有包饺子的,还有因没地儿坐下包饺子而站在旁边拉家常的。一边包饺子,一边说着大家高兴的话。欢快的说笑声充满整个屋子。好一派喜乐祥和、幸福美满的景象!

十一点半,烧水煮饺子。那口大锅底下,火烧旺旺,火苗不断上窜。半锅水被加热了,撒欢儿似的上下翻腾。白白的雾气罩满整个灶台。整齐排列的饺子,一个个欢快地跳到滚烫的锅里,把自己翻腾成成熟的模样。

吃完饺子,喝碗汤,再泡壶茶,聊聊天。说说一年的收获,憧憬一下美好的未来,关心一下国家大事……

下午两点光景,满桌子菜上来了。我们斟满酒,倒满水,碰杯畅饮。为健在的老母亲干杯,为一年的平安干杯,为美好的明天干杯,为昌盛的祖国干杯……

三点光景,老母亲还要做饭——熬米汤,热馒头,炖热菜。

“妈,别做了,都吃不下了。”

“那哪行?一定要做,还有孩子们,他们还没有吃呢,可别把我的孙子孙女给饿着了。”

然而,我们没有要做饭的意思,老母亲透过窗户看得清清楚楚。老母亲不言语,穿上鞋,下炕来,步履蹒跚地来到屋外的灶台旁,要生火做饭!这哪行!我们赶紧扶老母亲回屋上炕!

还有什么可说的?那就做吧。老母亲的旨意,谁还敢违抗?一会儿,热腾腾的米粥,白白的馒头、豆包、糖包、年糕都上来了,还有几盘色彩搭配极佳口感极好的就饭菜。

“一定要吃饭!吃了饭再走。上次,你们没有吃饭就走了,好多天,我心里不舒服。”

母亲大人劳累了一辈子,生怕孩子们受一点儿委屈,而对自己却没有想更多。

看着大家吃饭,老母亲打心眼儿里高兴。我给母亲盛上米粥,端上一碟菜,呈上一块豆包。母亲也吃得津津有味。

可怜天下父母心。不管你年龄多大,不管你职位多高,在母亲眼里,你永远是孩子。妈妈总怕你吃不饱,穿不暖!

有老人在,真幸福!“吃了饭再走”这句话深深地印在我的脑子里…… 9+pTCy17Q5y32K4C2LImaoS66dcx9959+XbE2TM722vBQXg1iV7R0pLY2jF22lK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