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葱,菠菜,年年过来。”小时候,每到春天就经常念叨这句话,现在也偶尔念叨上几句。今天单说小葱,我的最爱。
时节到了,菜园里一畦一畦的绿油油的菜,很是让人喜爱。其中有一畦小葱,密密地整齐地直立在那里。鼓鼓的不太肥大的葱管儿,略带些微黄色。下半部分的葱白插入土中,使整个葱身直挺挺的。它们好像昂首调皮的孩子,像是在说:“赶紧把我们带回家吧,我们会让您大饱口福。”这时,我的口水都流出来了。
我小心地用剪刀贴着地皮把它们剪断,够一大捆了,放在柳筐里背回家,早有一群人等着了。我拿上一个大碗,挖上半碗炒面。炒面是用黄豆、小麦混合到一起用铁锅炒熟,然后再磨成的。如果只用小麦面粉太黏了,只用黄豆面太散了,加点麻酱就更好了,或者干脆全用麻酱。然后放点儿盐,加点儿水,把炒面搅拌成不太稠的浆糊状,在桌子中央一放,大家就尽情地小葱蘸酱,开始过瘾了。
享用的时候,把小葱择干净,每个葱管的尖掐了去,然后把葱管捋几次,随后在葱管儿与葱白交接的部位,对折一下,将葱管儿缠绕在葱白上。最后捏住葱白与葱管儿缠绕剩余的尾部,把小葱蘸满酱,整个放入口中,那个美滋滋,简直无法形容了。此味只应行唐有,每年必定吃小葱。
有人说不洗洗吗?这你就不懂了,不洗,洗了味道就变了,变得水拉拉的,就失去了那种独特的原生态的味道。
一群人,一边说笑一边卷葱蘸酱送入口中。那动作熟练的,一看就知道是地地道道的行唐人。
有的小葱比较辣,还没吃几口,头上就渗出了汗珠,但谁也不肯放手,一边说着辣,还一边不停地卷葱蘸酱往嘴里送,再就上一口馒头。一大捆小葱一大碗酱不一会儿就被一扫而空。
小葱蘸酱,一群人一起吃才有意思,一个人单独享受,吃不了几口就没有意思了。
饭店里也有小葱蘸酱,不过那小葱是洗过的,蘸酱是甜面酱,跟我们的小葱蘸酱简直没法比。山东有煎饼卷大葱,但那是大葱,与我们的小葱,主要是葱管儿,是绝对不一样的。
如果自家没有小葱,放心,这时节一定会有叫卖的。但是记着,一定要挑嫩的,略带微黄的那种,否则有可能就比较辣了,当然更不要买长了葱籽的小葱。
清明假期,我已经在老家美美地享受了一顿小葱蘸酱了。返校时带了一捆来,也早就被消灭光了。
你有享受过吗?如果你愿意,请到我的家乡来,包你爱上“小葱蘸酱”,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