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写作全过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一是选题。在众多有待研究的问题中,我们要先作出选择。确定了选题,我们还不能直接动笔写。和在中小学时写作文不同,研究生阶段的论文写作实际上是一个研究过程。因此,进行相应的研究是论文写作的基础。确定了选题,就要开始展开研究。二是收集和阅读文献。对一个选题进行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阅读相关的文献并进行思考。因此,选题之后就应当收集并阅读文献。三是构思。研究就是努力去获得新的知识,它是一种创造新知识的活动。因此,在思考之后,应当构思论文,其实也就是进行论证的过程。四是写作初稿。构思之后,就开始进行初稿的写作。五是修改。完成初稿之后,再对其进行修改,完成修改,则论文也就定稿了,整个论文写作过程结束。上卷第一章至第五章围绕这五个阶段的工作展开,第六章则探讨贯穿论文写作整个过程的一些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这五个阶段并非完全泾渭分明,而是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合、交叉,在任何一个阶段,我们都可能从事在其他阶段也会进行的工作。其一,在从事在先阶段的工作时,我们往往也会处理属于在后阶段的相关问题。例如,在选题阶段,也应该初步收集和阅读相关文献,这就与确定论文选题之后的文献收集和阅读没有本质区别;初步确定了一个选题之后,也应当进行初步构思,并将构思的成果用于收集文献;在阅读文献时,通常也应当结合文献进行构思。其二,在从事在后阶段的工作时,也可以回到之前阶段的工作。尤其是在后续的工作中遇到难点之后,往往就需要回到之前阶段的工作。例如,在收集文献的过程中,如果难以收集某一领域的文献,则可能需要重新选题;在文献阅读过程中如果发现原有选题不具有可行性,或者发现更有意思的选题,则应当重新选题;在进行构思时,有时候也需要对原来的选题作出调整;初稿写作如果遇到困难,也可以调整思路;而修改初稿在很大程度上又回到选题、构思、初稿写作阶段。由此可见,论文写作的各个阶段有各自的重点,但不排除处理逻辑上属于其他阶段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