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颜渊喟(kuì)然叹曰:“仰之弥(mí)高,钻之弥坚;瞻(zhān)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9·11)
文中的“颜渊”是孔老先生的学生,姓颜,名回,字子渊;“喟然”意为深切地发出由衷之感;“叹”意为赞叹;“仰”意为仰望;“之”代指孔老先生其人、其道、其德;“弥高”意为高不可及;“钻”意为钻研;“弥坚”意为坚不可摧,不易破解;“瞻”意为瞻望;“忽”意为忽然;“循循然”意为井然有序,有条不紊;“诱”意为诱导、指引;“博”意为广博;“文”意为文化典籍;“约”意为约束、规范;“礼”意为礼仪、礼节,即言行举止的行为规范;“竭”意为挖掘殆尽;“如有所立卓尔”意为其有所立,又卓然不可及;“末”意为没有;“由”意为路径。
颜渊是孔老先生最为得意的弟子,评论孔老先生时,他怀着崇敬的心情深切地发出由衷的感叹:“孔老先生的学问和道德,那是越瞅越高大,越学越深厚,真是高不可及,深不可测。以为学懂弄通了,好像就在眼前一样,但回过头来一看,又若隐若现,似是而非,简直叫人琢磨不透。在教学方法上,孔老先生也善于井然有次、循序渐进地引导和教育学生,让学生跟着他的思路,一步一步提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广泛地向我们传授各种文化知识,又用各种礼仪、礼节来约束我们的言行举止,使我们获益匪浅,感恩戴德,想不跟他学习都不可能,直到将我们的才能挖掘殆尽。即便如此,我们仍然感到孔老先生的学问和道德依旧可望而不可即,想要攀登上去,却苦于没有途径。我们与孔老先生比较起来,显得何等的渺小啊!”
孔老先生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老人家的学问博大精深,奥妙无穷,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精神财富,愈发学习研究,愈觉历久弥新,历经 2000 余年,我们仍然不能说已经掌握了、吃透了他老人家的学问。历史已经证明,颜渊对孔老先生学问和道德的高度评价是完全正确的。
在充分肯定孔老先生学问和道德的历史地位时,我们也要看到,孔老先生的学问和道德也是十分接地气的,他老人家的学问和道德,产生于也植根于人们日常生活的为人处世之中,体现在人的性情之间、动容之际,饮食起居、交接应酬之举,君臣父子夫妇兄弟之常。时至今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仍然无所不包,无所不及,这正是孔老先生学问和道德强大生命力之本质。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我们也了解了孔老先生最为得意的弟子颜渊“学而不厌”的优良学风。他深得孔老先生学问和道德的嫡传,孔老先生对他的称赞和肯定也溢于言表,但他从不骄傲自满,狂妄自大,始终以学无止境的态度,坚忍不拔的精神,诚实和谦逊地学习和研究孔老先生的学问和道德,以致英年早逝。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我们也了解了孔老先生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知晓了孔老先生最早提出和实践的为人师表的重要原则,两千多年来,这些思想依然焕发出璀璨的光辉,是我们今天教书育人的座右铭。值得注意的是,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不仅适用于文化教育,也适用于家庭教育、师徒教育、干部培养等各个方面,因为他是从人性出发所揭示出来的教学普遍规律,历经千古而璀璨,放之四海而皆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