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8·17)
文中的“如”意为如同;“不及”意为追赶不上;“犹恐”意为也还害怕;“失之”意为失去,丢掉,“之”字代指所学过的知识。
孔老先生讲:“对于一个酷爱学习知识的人来说,学习起来就像正在追赶某东西一样,心情十分迫切,生怕追赶不上,学不到手;同时也还害怕把所学过的知识又弄丢掉了。”
“学如不及”是说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在学习知识上也是这样,要振作精神,奋力拼搏,下定决心,把他拿下,不能晃晃悠悠,麻木不仁。孔老先生在这一章里,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是学习起来要像在追赶什么东西一样,目标要明确,步伐要快,不追赶上去,决不罢休。最为重要的是步伐要跟上,不能懒散,要有紧迫感。否则的话,再大的学习目标也只是痴人说梦。
“犹恐失之”则是告诫人们要注意知识的积累,对于已经学过的知识,要“学而时习之”,不断地加以巩固和提高,谨防遗忘掉了,丢失掉了。否则的话,则前功尽弃,岂不令人惋惜。
对于这一章,还有另一解释,就是把“如”字当“如果”解,把“及”字当“实行”来解,则可以这样来翻译:对于学过的文化知识,一定要加以运用,如果不加以运用,就会担心丢失这些文化知识。这一解释强调了这一观点: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不加以运用,就可能得而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