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学校国防教育

第十三条 学校国防教育职责

学校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将国防教育列入工作计划,加强对学校国防教育的组织、指导和监督,并对学校国防教育工作定期进行考核。

学校应当将国防教育列入学校的工作和教学计划,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国防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 宪法

1.《宪法》 (2018年3月11日)

第19条第2款 国家举办各种学校,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发展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并且发展学前教育。

● 法律

2.《国防法》 (2020年12月26日)

第45条第3款 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各级各类学校应当设置适当的国防教育课程,或者在有关课程中增加国防教育的内容。普通高等学校和高中阶段学校应当按照规定组织学生军事训练。

3.《教育法》 (2021年4月29日)

第4条第2款 全社会应当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

第15条第1款 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教育工作,统筹规划、协调管理全国的教育事业。

第49条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在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活动的前提下,应当积极参加当地的社会公益活动。

第66条第3款 国家鼓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推广运用现代化教学方式。

4.《爱国主义教育法》 (2023年10月24日)

第15条 国家将爱国主义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办好、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并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各类学科和教材中。

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建立爱国主义教育相关课程联动机制,针对各年龄段学生特点,确定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内容,采取丰富适宜的教学方式,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系统性和亲和力、感染力。

● 部门规章及文件

5.《教育部关于公布第三批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名单的通知》 (2020年12月4日)

……在学校自主申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推荐基础上,经专家遴选与公示,教育部综合认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1095所学校为第三批国防教育特色学校,现将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名单予以公布。

请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各国防教育特色学校依照《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基本要求》,从当地实际出发,进一步做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建设工作,确保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创建目标任务的完成。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及时将工作进展情况和发现的有关问题报告我部。

……

附件

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基本要求

为深化学校国防教育改革,确保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创建目标任务的完成,特制定本基本建设要求。

一、深化改革发展,保障教学效果

特色学校要充分利用所在地人文环境、优秀历史传统和国防教育资源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管理机制、课程开发、教育方式、工作模式、活动开展、师资队伍和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进一步提高水平、办出特色;要保障教学时间,在相关课程中有机融入国防教育内容。有效开展主题活动,利用重要时间节点营造良好的国防教育氛围,利用图书馆、阅览室、宣传栏、互联网站等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日常国防教育活动。

二、强化组织领导,健全管理机制

特色学校要高度重视国防教育,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和议事日程,定期研究工作,明确分管校领导,建立健全专门管理、教学机构,配齐配强人员负责组织开展国防教育教学活动,完善教育教学方案和计划,健全管理制度和绩效评估机制,加大经费预算和政策支持;学校国防教育工作要得到师生员工的广泛支持,并努力为其他地区和学校国防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先进经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三、纳入发展规划,完善政策措施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国防特色学校建设纳入本地教育发展规划,制定本地区管理、建设和支持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完善政策措施。各类教师培训中要涵盖国防教育内容,加强学校国防教育综合实践基地建设与管理,整合各类教育教学资源;加强成果交流与展示、社团建设与科学研究,切实将国防特色学校打造成品牌,突出育人功能。

四、建立报告制度,营造良好氛围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对本区域内学校年度国防教育情况进行统计汇总,向上级提交专项报告。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编制发布本地区学校国防教育年度报告,教育部编制全国学校国防教育年度报告;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特别是新媒体的舆论宣传作用,加大对学校国防教育的政策、经验和做法的正面宣传报道,努力形成全社会关注、关心和支持学校国防教育的良好氛围。

五、完善质量监测,加强建设管理

教育部将加强特色学校国防教育工作情况和教育教学质量的监督检查和综合评价,建立健全特色学校带动学校国防教育全面发展的有效机制,统筹多方资源,实施扶持项目;对建设成效不佳的特色学校要限期整改,经整改仍不到位的将启动退出机制,取消命名并予通报。

6.《教育部关于公布2017年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名单的通知》 (2018年1月16日)

一、深化改革创新,注重特色建设。特色学校要充分利用所在地人文环境、优秀历史传统和教育资源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管理机制、课程开发、教育方式、工作模式、活动开展、师资队伍和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进一步提高水平和办出特色。

二、统筹各类资源,保障教学效果。特色学校要保障教学时间,在相关课程中有机融入学校国防教育内容。有效开展主题活动,利用重要时间节点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利用图书馆、阅览室、宣传栏、互联网站等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日常教育活动。学校国防教育工作要得到师生员工的广泛支持,并努力为其他地区和学校国防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先进经验,发挥示范作用。

三、强化组织领导,健全管理机制。特色学校要高度重视国防教育,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和议事日程,定期研究工作,明确分管校领导和专门机构负责组织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完善教育教学方案和计划,健全管理制度和绩效评估机制,加大经费预算和政策支持,安排专职和兼职教师进行课程教学和各项活动。

四、纳入发展规划,加强建设管理。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把特色学校纳入本地教育发展规划,制定本地区的管理、建设和支持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完善政策措施。各类教师培训中涵盖学校国防教育内容,加强学校国防教育综合实践基地建设与管理,整合各类教育教学资源。

五、完善质量监测,建立报告制度。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对本区域内学校年度国防教育情况进行统计汇总,向上级提交专项报告。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编制发布本地区学校国防教育年度报告,教育部编制全国学校国防教育年度报告。

六、扩大舆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特别是新媒体的舆论宣传作用,加大对学校国防教育的政策、经验和做法的正面宣传报道,努力形成全社会关注、关心和支持学校国防教育的良好氛围。

……

7.《关于召开第四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国防教育科研论文报告会的通知》 (2008年3月31日)

为提高普通高等学校军事理论课教学和科研水平,展示高等学校国防教育科研成果,进一步推动高等学校国防教育的课程建设。各地可先组织省(区、市)一级的国防教育科研论文报告会,并以此项活动为契机,切实提高高校国防教育科研水平。为使各地研究、撰写论文更具有针对性,我司根据学校国防教育发展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拟订了“第四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国防教育科研论文报告会选题与论文评审工作指南”,以供开展高校国防教育研究和论文参评时参考。

……

附件:

第四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国防教育科研论文报告会选题与论文评审工作指南

……以推进高等学校国防教育为出发点,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术风气,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提高高等学校国防教育科研水平,努力发挥高校国防教育科研在理论指导、实验探索和决策咨询方面的作用。

二、征文对象

全国高等学校教师和科研人员,有关科研单位的研究人员、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

三、研究方向

1.构建有中国特色普通高等学校国防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2.普通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发展规律及特点研究;

3.普通高等学校国防教育政策、法规和制度研究;

4.学校国防教育与素质教育相互关系研究;

5.学校国防教育课程教育研究;

6.国防教育理论创新研究;

7.高等学校国防教育的比较研究;

8.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的研究;

9.普通高等学校国防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研究;

10.普通高等学校国防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研究;

11.提高全民国防意识的对策和措施的研究;

12.普通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

13.普通高等学校国防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

14.普通高等学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内容与方法的研究;

15.普通高等学校国防教育效果评价研究;

16.普通高等学校国防教育教学手段、方法改革创新的实践研究;

17.普通高等学校国防教育教材研究;

18.普通高等学校国防教育课程教学质量的研究;

19.普通高等学校国防教育研究生培养和教育研究;

20.普通高等学校国防教育管理机制问题的研究;

21.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国防人才的研究;

22.中国国防教育史研究。

四、论文要求

1.论文选题要以研究和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学校国防教育体系为主;以研究和探索高等学校国防教育的内涵、手段和方法为主;以研究和探索适应现代化的高等教育和国防建设的发展需要的课程建设为主。

2.要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提倡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相结合,体现创新精神,为解决高等学校国防教育中的理论与实际问题提供依据。

……

● 地方性法规及文件

8.《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21—2025年)》 (2021年9月30日)

三、主要任务

……

(二)坚持“五育”并举着力培养时代新人

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大力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有机融合,充分利用各类资源,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推动实现课程教学、组织管理、学校文化等教育生态的整体变革,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让学生成为生活和学习的主人。

1.构建系统衔接的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

……

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和重大主题,在全市教育系统每年开展贯穿全年的主题教育活动,继续组织“四个一”活动,开展“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主题教育活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总体国家安全观等教育,引导学生听党话、跟党走。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广泛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加强法治教育,培育学生的法治理念、法治思维和法治信仰。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学生国防观念和忧患意识。加强诚信教育,增强学生的诚信理念、规则意识和契约精神。

……

深入持久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贯彻北京市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方案,深入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京华大地的生动实践,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紧扣庆祝建党100周年、迎接党的二十大等历史节点,深入开展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用好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活动(北大红楼)、抗日战争(卢沟桥和宛平城)、建立新中国(香山革命根据地)等红色文化资源,广泛拓展爱国主义教育途径。

9.《广东省国防教育条例》 (2018年9月1日)

第7条第2款 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将国防教育纳入教育工作计划,负责组织、指导、监督、检查和考核学校国防教育工作。

10.《陕西省国防教育条例》 (2011年9月23日)

第9条第2款 教育部门负责组织、指导、督察、考核各级各类学校国防教育工作。

11.《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办法》 (2007年9月15日)

第7条第2款 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各级各类学校的国防教育工作,指导、监督学校开展国防教育。

第9条 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将国防教育列入工作计划,并对学校的国防教育工作定期进行考核。

第10条 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将国防教育纳入工作和教学计划,根据全民国防教育大纲和本市有关规定,开展国防教育。

第13条 学校开展国防教育应当建立安全制度,制定安全预案。

● 请示答复

12.《浙江省教育厅关于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第523号提案的答复》 (2020年6月28日 浙教厅提〔2020〕50号)

计伟荣委员:

您在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国防教育的建议》(第523号)悉。感谢您对我省大学生国防教育工作的关心与支持。该提案对当前加强大学生国防教育工作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的四点建议对我们的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目前已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完善管理机制。我省出台了《浙江省国防教育条例》《浙江省学生军训安全工作实施意见》《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军区战备建设局关于深化学生军训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政策规定,建立了军地双重领导、教育行政部门和军事部门密切协作、学校和承训部队共同实施的组织领导体系;完善了“政府主导、学校主抓、军地协作、健全制度”的管理机制;健全了政府、学校、军队和社会“四位一体”的风险管控措施。开发启用“浙江省学生军事训练信息管理系统”,推进了我省学生军训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二)深化课程改革。加强军事理论教学,着力构建学科定位准确、内容与时俱进、教学手段先进的教育教学体系,构筑理论教学、技能训练和军事竞赛“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高校军事理论课堂教学和教师面授时间占比超过50%。深化军事技能训练,2019年全省31万多名大学生参加了为期两周的军事技能训练,50余万名高中生完成了为期一周的集中军训。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分别以“青春热血、爱我国防”“筑梦国防、喜迎国庆”为主题,组织省内30所学校的200多名大中学生参加省级军事精英训练营,提升学生综合军事素质。在2019年第六届全国学生军事训练营竞赛中我省取得3个一等奖,2个三等奖的优异成绩。

(三)建强教学队伍。采取内联外培等多种措施,加强军事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连续举办了十一期军事理论教师培训班,培训军事理论教师1000多人次。组建浙江省军事理论讲师团,加强教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提升军事理论教学能力和水平。在加强以现役官兵为骨干的军事技能教官队伍建设的基础上,发挥在校退伍大学生士兵作用,编组大学生教官团队,作为大学生承训的补充力量。同时,各县级人武部通过优选退役士兵,建设一支30人以上的承训教官队伍。实施资质管理,对承训队伍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和考核认证,确保承训质量。

(四)创新征建用结合的方式方法。我省大学生征兵工作不断取得新的突破,2018年、2019年,全省征集大学生均超1万人,大学生征集比例达75%以上,连续六年位列全国各省区第一。根据当前实际,我省大胆探索大学生征建用方法,在浙江海洋大学、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浙江金融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进行试点,取得了初步成效。浙江海洋大学《军民融合 共建共育创新具有海洋特色的大学生国防教育实践》等案例得到了教育部、军委国防动员部等领导的肯定,并入选了首届全国学校国防教育典型案例。

二、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措施

(一)进一步深化军事技能课程改革。调整军事技能训练内容,针对当前我省军事技能教学内容单一的特点,将军事技能内容调整为两大部分:必训科目和自选科目。必训科目按照《大纲》要求组织实施;自选科目即学校特色训练科目,学校可根据自身实际和当地特色,开展现地教学、野战生存、定向或军事体育拓展等特色科目。用多元化的军训内容激发学生训练热情、增强军训吸引力、掌握自救互救的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进一步加强教学队伍建设。坚持军地合力、多法并举,着力构建专职与兼职结合、学校与部队共建的师资队伍体系和以现役部队为骨干、民兵预备役部队为主体的承训力量体系,提高学生军训质量效益。建立军事教师培训制度,每年举办军事教师骨干培训班,提高军事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增强任教能力。组建浙江省军事理论讲师团,强化教学组织、管理和研究。在军事技能训练上将探索发挥我省退役大学生作用(2019年我省大学生士兵有1万余人)和优秀学生干部的作用,拟在高校建立一支30人以上的教官团队,考核合格后发放承训资格证,开拓学生军训新模式。

(三)加强国防教育氛围营造。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和学生精神文化生活新需求,拓宽渠道,把思想引导、舆论宣传、活动培养、军事实践、文化熏陶、环境渲染等方法有机结合起来,突出主题,不断增强国防教育和学生军训的时代感、吸引力和感染力。一是充分发挥高校社团力量,组织开展读书演讲、知识竞赛、文艺演出、专题展览等丰富多彩、学生喜闻乐见的军训活动。二是把宣传国防和军队建设、普及国防知识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充分发挥校园媒体作用,加强军训宣传和舆论引导。三是充分利用网络载体,建立和完善以围绕树立大学生的国防观念、增强大学生的国防意识为目的的国防教育和学生军训专栏和网页。

(四)加强监测评估。加大检查指导力度,充分发挥考核评估的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着力构建机制健全、制度完善的质量监测体系,确保学生军训工作有力推进、有序发展。落实检查考评,将学生军训纳入学校综合督导内容,开展经常性督导检查。完善学生军训工作考评机制,每5年对全省学生军训工作进行考评,定期表彰学生军训工作先进单位和优秀个人。

再次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工作提出建议!

● 案例指引

1.江苏省南京市“兵教师”登上国防教育课堂

典型意义: 为进一步深化青少年国防教育,引导青少年增强国防观念、厚植家国情怀,南京市军地紧贴青少年特点,充分利用部队国防教育资源优势,聘请优秀驻军部队官兵担任大中小学校外辅导员,着力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形式、活跃教育课堂。

为进一步丰富学校国防教育课堂,人武部牵头组织“雄州杯”国防知识竞赛,并指导南京科技职业学院等高校组建代表队参赛竞技。人武部收集整理国防基础知识、人民防空、军事法规、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内容,设置必答题、选题答、抢答题、冒险题等环节,组织预赛、复赛、决赛。以赛促学的方式,为学生们搭建了一个学习国防知识、增强国防观念的有效平台,产生良好效益。

南京市海英小学开设国防主题讲坛,以动漫、音乐、短视频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区分不同年级段,为学校录制了一批精品课,各班级可自由选取。校外辅导员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讲述人民子弟兵保家卫国、不怕牺牲、赤诚为民的忠诚与担当,这样的授课让国防教育“出新”更“走心”。

2.2687所中小学被认定为国防教育示范学校

典型意义: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省军区系统政治工作部门要严格落实军地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分析形势任务,破解现实矛盾问题;及时为示范学校组织挂牌,跟进做好宣传报道工作,营造争创示范学校的良好氛围。通知要求,驻军单位要与示范学校建立稳定的共建关系,积极落实相关支持措施,同时还要求示范学校珍惜荣誉、主动作为,高标准推动青少年国防教育工作,模范执行军人子女教育优待政策规定,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教育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印发通知,认定公布2687所中小学为中小学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其中,新创建的中小学942所、按照新标准条件复核通过的中小学1723所、单列计划直接认定的军队子女学校22所,涵盖小学、初中、高中、中等职业学校等各类型公办、民办学校。 gs0vbU334Z6WZiyGy0IcdBge64kMFYl0zwSwzrMgKcxEhl58HOMX95W5U1Rm6MZ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