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9问
用人单位拖欠产假工资时怎么办?

根据《劳动法》《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及时足额向劳动者支付工资,女职工按照规定休产假的,享受国家的生育保险待遇,生育津贴低于女职工原工资标准的,用人单位还应补足差额部分,并不得降低其工资。这里的女职工原工资标准,是指女职工依法享受产假或者计划生育手术假前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前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按照女职工应得的全部劳动报酬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补贴等货币性收入。因此,用人单位拖欠产假工资或者不足额支付产假工资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可能面临支付赔偿金和经济补偿金的法律后果。女职工面临此类情况可以尝试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解决。

第一,可以尝试与用人单位进行沟通,询问未支付产假工资的原因,并且要求用人单位给出支付方案和期限。协商既可以试着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又可以为之后的维权保留证据。

第二,可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将用人单位拖欠产假工资的证据提供给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要求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责令用人单位尽快支付拖欠的工资。如用人单位仍然拒不支付,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对其进行相应处罚,或者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26条的规定,责令用人单位按照应付金额50%以上1倍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第三,可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实际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提供劳动合同、社会保险缴费记录、工资流水、出生证明、病历等证据,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拖欠的产假工资。

第四,拖欠产假工资还符合《劳动合同法》第38条规定的情形的,女职工如果想以此为由离职,可以在申请劳动仲裁前,向用人单位书面提出被迫解除劳动合同,写明理由为“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将书面的解除通知邮寄给用人单位,并作为证据提交仲裁委,则可同时申请用人单位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

第五,仲裁裁决作出后,如果对裁决结果不服,可在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FJ/kBhQndNNlUStGKVfr9litBwY9qp5Rv3Yy55PvEF7G8fwlu3g8E3XRbTvpnb4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