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诚信,一笔你看不见的财富

失足,你可以马上恢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
——富兰克林

什么是诚信?诚,就是要实事求是、不扩大、不缩小;信,就是要一言九鼎,说到做到。诚信就像一轮明月,唯有与高处的皎洁相伴,才能衬托出对待生命的态度;诚信就像一个砝码,把它放在生命的天平上,摇摆不定的天平就会向诚信的一端倾斜;诚信更像是高山之水,能够在浮动的社会里荡涤铅华,洗尽虚伪,露出真诚。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这是李白《侠客行》中的诗句,形容承诺的分量比大山还重,说明诚信的重要性。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人颇为崇尚的品质,并在五千余年的历史中留下了无数感人至深的诚信故事。

晏殊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14岁时被称作“神童”的他被地方官员推荐给朝廷。本来他不用参加科举考试就能得到官职,但他并没有那样做,而是毅然参加了考试。

凑巧的是,那次考试的题目是晏殊以前做过的,也得到过多位名师的指点。结果他很自然地从数千名考生中脱颖而出。但晏殊没有因此而骄傲,而是在接受复试时把这件事情告诉了皇帝,并请求皇帝另出题目,当堂考他。皇帝与大臣们商议后出了一道更难的题目,让晏殊当堂作文。结果,他的文章得到了皇帝的夸奖。

晏殊当官后,每天回到家都会闭门读书。皇帝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十分高兴,于是点名让他做了太子手下的官员。当晏殊去谢恩时,皇帝开始称赞他,而晏殊却说:“其实我是个喜欢游玩的人,只是因为家里贫穷没法出去,只能在家读书。我是有愧于皇上的夸奖的。”皇帝又称赞他既有真才实学,又诚实质朴,是一个非常难得的人才。没过几年他被升了官,做了宰相。

故事中的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皇帝面前表现出了自己的诚信,令皇帝更加信任他,并提拔他做了宰相。可以说,诚信是一笔看不见的财富,它将会给一个人带来成功和好运。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学习晏殊这种诚实、表里如一、不弄虚作假的好品质。

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如果失去诚信,将会失去成功的机遇甚至更多。《郁离子》中就记载了一个因失信而丧生的故事。

有一个商人过河时船沉没了,他紧抓一根大麻秆大声喊:“救命啊……”有个渔夫听到呼救声跑过来。商人急忙喊道:“我在济阳是最大的富翁,如果你能救我,我给你一百两金子。”可商人被救上岸后却翻脸不认账,只给了渔夫十两金子。渔夫抱怨他不守信用,说话不算数。商人则回应说:“你一个渔夫,一辈子能挣几个钱,给你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渔夫没有说什么,只好愤愤离去。

十分巧合的是,这个商人又一次在那个地方翻船了。有人想去救他时,那个曾被他骗过的渔夫阻拦说:“这个人不守信用,何必救他!”结果,商人淹死了。

故事中商人两次翻船都遇到那个渔夫,虽是偶然,但商人的结局却是必然的。因为如果一个人不讲诚信,那么他就会失去别人对他的信任。当他需要别人的帮助时,其结果就是没有人愿意站出来救他。

诚信这一品质在任何年代都不过时。曾经,马云为了一个承诺,在大学做了六年老师,即便身边的同事一个个离开,一个个去寻找新的机会,马云依然不为所动,兢兢业业地完成属于自己的工作;在创业之初,马云说出过很多在外人看来纯属痴心妄想的豪言壮语,但是在马云眼中,他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诚的承诺,为了兑现承诺,需要付出自己最大的努力。正是这种一诺千金的格局,让马云变得与众不同,也做出了别人难以做出的成就。因此马云始终坚信,只有诚信的人才会得到成功的青睐。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要从自身做起,言必信,行必果,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光明磊落。 oDgG/uMU2qrxKBqD6ARnzDh8Iti2ryyOGs7efIfmn4ZIpupuDthCdyZEqyev+cX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