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当第一

百善孝为先。
——古语

孝顺是太阳,给人带来温暖;孝顺是大山,给人带来依靠;孝顺是宝石,是一笔财富。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屹立在世界东方的一张名片。中国有句流传很久的古语:“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在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如果一个人不懂得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

相传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一生弟子三千,其中贤弟子七十二人。这七十二人中有一个叫子路的人,在所有的弟子中他以政事著称,尤其以勇敢闻名。

小时候的子路家里非常穷苦,常年靠吃粗粮、野菜生活。有一阵子,子路年老的父母总念叨着要是能吃上一顿米饭该多好啊!可家里实在一点米都没有了。一天,子路突然想:如果自己能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能够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

于是,年龄不大的子路不顾山高路远,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借到了一些米,然后又马不停蹄地往家赶。晚上,子路看着满天的繁星,一个人走在漆黑的道路上还真有些害怕,但想到家中的父母,子路快步地往前走。

回到家里,子路蒸好了米饭,他自己一口都不舍得吃,全部端到父母面前给父母吃。看到父母吃着香喷喷的米饭,子路也忘记了劳累。邻居们听后都夸他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孩子。

“子路借米”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做孝敬父母的人。孔子说:“孝为立身之首。”孝道不仅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更是每一个子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作为青少年,你更应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对自己的恩情,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哪怕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如帮父母提一桶水,为父母做一次饭等,都能体现你的爱心和孝心。如果缺乏行动,再出众的才华,再强大的力量,也无法报答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

一天,三个妇女围在一口井边打水。她们聊起了家常,其中一个妇女说:“我的儿子会唱歌,唱得像夜莺一样悦耳,谁也没有他那样的好歌喉。”

听她说完,第二个妇女撇了撇嘴说:“嘿,我的儿子可有力气了,简直就是个大力士,谁也比不上他。”

前两个妇女把自己的儿子夸赞了一通,现在轮到最后一位了,可她默不作声。那两个妇女见她不说话,就问:“你不是也有一个儿子吗?你说说他怎么样。”

“我的儿子不像你们的儿子有那么多优点,他就是生性老实。”第三个妇女微笑着说道。

三个妇女打满水,拎在手中往村子里走去。有一位过路的老汉刚才一直听她们说话,这时也跟着她们往前走。

一会儿,迎面跑来了三个男孩:一个男孩唱着悦耳的歌;另一男孩走起路来咚咚直响;最后一个男孩跑到母亲跟前,从她手中接过沉重的水桶,提着回家了。

妇女们问老汉:“我们的儿子如何?”

老汉回道:“我只看到一个儿子!”

这个小故事蕴含着大智慧:发自内心的孝,是实际的行动。青少年朋友,让我们行动起来,用行动传达孝的信息,将中华民族的这种美德传承下去,让我们用行动为孝撑起一片蓝天。 oDgG/uMU2qrxKBqD6ARnzDh8Iti2ryyOGs7efIfmn4ZIpupuDthCdyZEqyev+cX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