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果身边的人比你优秀,你就该放弃努力吗?
2.你觉得轮不到自己的机会,真的完全与你无缘吗?
3.如何判断眼前的机会是否真正属于你的?
马云说过:“如果说我跟别人哪里不一样的话,就是我观察问题的角度和别人不一样,看问题的深度和别人不一样。每个人、每代人都有自己的机会,就看你是否能够把握住。有人把机会看成了灾难,也有人把灾难看成了机会。遗憾的是,世界上多的是把机会看成灾难的人。”
这句话被无数人嗤之以鼻。因为大家觉得马云的能力、运气和机遇都超乎常人,他的成功不可复制,他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这并不是说我们都要以马云为成功的唯一标杆,而要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定义成功。只要能实现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就是一种胜利。假如你一开始就不相信人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机会,就会放弃为人生目标而奋斗。这很可能会让你扼杀自己的成长潜力。
刚成立的阿里巴巴没有制度,没有标准,就连最简单的公司登记都没有。马云和他的小伙伴们自称是“十八罗汉”,吃着最便宜的饭菜,住着最简陋的民房,拿着500元的月薪,10个月每天工作16~18小时,累了就直接睡地上。
马云不懂技术,也不懂管理,甚至连什么是“股份”和“股东权益”都不懂。但他相信自己在电子商务上迟早能找到机会。当蔡崇信提出加入阿里团队时,马云吓了一跳,因为蔡崇信的财力足以买下十几个当时的阿里巴巴。结果,俩人都赌上了自己的未来,成就了彼此的。
10年前,我告诉人家我坚信互联网就是未来。即使成功的不是我们,也会有其他人成功。直到今天,我仍然相信未来。在中国,有淘宝、百度和腾讯,年轻人已经没有机会了吗?我想在韩国一定也有相同的情况。
每个人都会觉得,已经有这样的公司了,我们是否还能生存?10年前,我对比尔·盖茨也有相同的想法,是不是因为有微软,我就没有机会了?是不是因为有谷歌,我就没有机会了?不是,机遇无处不在。因为有互联网,因为有云计算,因为有大数据,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机会。
解读: 机会永远掌握在有准备的人手中。可惜人们常因误以为没机会而不去做任何准备。马云这番话就是在批评这种现象。抱怨这个社会没给机会很容易,自己去主动寻找潜在机会却很难。当周围的人已经放弃努力时,一直坚持不懈的你会被人嘲笑,但最终能挖出潜在机会的人必定是你。
无论多么发达的社会,都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当众人都说没有机会的时候,你更要注意分辨,究竟是真的没有机会,还是自己缺少发现的眼睛。
不要把别人的评价看得过重,因为他们不会替你对人生负责。关键在于你是否真心想做这件事,你是否为了做成这件事而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心血,你是否在为目标而努力的同时没忘记履行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只要能保证做到这三点,你就应该挺起胸膛继续前进,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认定的终点。
所有人都渴望机会,但当机会真正摆在眼前的时候,有些人又会变得犹豫不决、焦虑不安。这是因为他们把别人的评价看得过重,害怕自己的所作所为会被别人议论。这种不安会使其行为出现失调现象,背离自己的初衷。
有些人表现为强迫自己把任何事情都做得完美无缺,以求获得所有人的认可。假如有一个人否定了他们的努力,他们就会非常自责,被羞愧感和内疚感冲昏头脑。
就算众人都表示肯定,他们虽然高兴,内心的不安全感也不会完全消失。因为,这种人认为自己若是下次出现差错,就会被大家讨厌,于是不敢放松心情,越来越紧张。
还有的人虽不会采取这种取悦的方式来赢得人们的认可,但会用尖酸刻薄的方式贬低他人,以此抬高自己,掩饰自己对他人评价的恐惧。这种做法无疑令人讨厌。情商高的人不会这么做,而是会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进步上,不过分看重他人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