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年前,我看过彭特兰写的《智慧社会》( Social Physics )一书,其中“想法流”(Idea Flow)的概念让我记忆犹新,为此我在2024年7月短暂造访麻省理工学院的时候,还专门去彭特兰创办的人类动力学(Human Dynamics)实验室逛了一圈。借此机会,能对名家新书先睹为快,也算是好事一桩。
整本书读下来,从大的框架上来看,我认为《数据资本论》是《智慧社会》一书中概念的“落地版”。后者以想法流为基础,预测和构建了大数据时代的社会样貌。大致逻辑是,大数据有利于想法流汇总成群体智慧,进而形成智慧组织,再进一步演化为智慧城市和基于社会感知计算的智慧社会。《智慧社会》一书的英文版出版于2014年,显然,在接下来的10年间,彭特兰教授并没有停止对未来社会样貌的思考。
《数据资本论》描述的是“智慧社会”的技术实现,不过更加侧重经济层面,可以称之为对“智慧经济”的一种系统设计。彭特兰指出,数据算法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会引发一种新型的经济参与方式,继而需要一种更加富有弹性的社会系统,最终形成一种基于可信数据和可信人工智能的新生态。具体来讲,彭特兰在书中倡导一种公民组织形式的“数据合作社”,以利于公民间的数据共享并提升数据创新能力。待数据产权和共享机制建立后,数据以及数据基础设施都可以通证化,在交易币系统的支持下,重塑传统的银行和金融体系,支持整个经济系统稳定且有弹性地运行。
这一思想为数据成为资产进而融入社会经济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全书充斥着写作团队的“数本主义”思想。虽然彭特兰团队的理念很超前,彭特兰还自诩是“活在未来的人”,但彭特兰和他的团队显然对中国正在如火如荼推进的“数据要素化”进程不太了解。在此,我补上一点政策背景,希望中国的读者在阅读此书时能有个基本的前置信息。
其一,早在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就将数据定义为生产要素,与土地、劳动力、技术和资本并列。这是中国有关数据要素的一次重大理论创新。
其二,2020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颁布,提出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提升社会数据资源价值、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和安全防护。
其三,2022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正式颁布,明确了从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四个方面构建数据基础制度。
其四,202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提出组建“国家数据局”,负责协调推进数据基础制度建设,统筹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统筹推进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规划和建设。
如今,“东数西算”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国家数据局正在高效推动各项数据制度内容的落地,一幅数据经济的《清明上河图》已经跃然神州大地之上。
希望这本书的读者,能够兼容并蓄,以外望内,正确理解数据的重要性,领会我国在数据治理上的顶层设计思路,以帮助自己在这个数业时代顺利扬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