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在企业管理者等培养方的角度,应该能够充分理解鼓励年轻人自荐的重要性。然而,职场中的年轻人又是如何看待自荐的呢?现实情况是,像前文提到的石田那样在刚毕业时就能大胆自荐的人并不多见。
因为自荐是需要勇气的行为,且伴随着很多风险,很多人会觉得:万一失败了,会给周围的人添麻烦;可能会尴尬,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也会下降……这么一想,绝大多数年轻人都会认为不自荐比较保险。而且越是认真负责的人,越会慎重做决定,犹豫不决。在掌握了这个大前提的基础上,管理者要怎么做才能改变现状呢?——明确地向年轻人传达自荐的好处。
“自荐是为了你的成长”这句话并没有错,但是它无法打动还做不到主动说出“我想做”的年轻人。同样,这句话也无法打动只顾着完成眼前的工作,没有余力追求成长的人。
而我会这样告诉年轻人:“如果你选择自荐,将会得到更多来自周围人的支持。”当年轻人迈出那一步后,就能更好地在领导、前辈和同事的协助下推进工作,得到更多支持。遇到不懂的问题和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他们都可以寻求前辈等的建议和帮助。而且,自己越努力,得到的支持就越多。
因此, 自荐最大的好处是,缺乏自信的年轻人可以放心地寻求周围人的帮助。 换言之,管理者告诉年轻人自荐是为了让他们获得更有利的工作资源,将会减少年轻人对自荐的心理障碍。
此外,因为自荐而获得周围支持的人并不仅限于年轻人。比如,CyberAgent旗下的模型制造公司eStream的董事长竹原康友曾明确地将自己的雄心壮志公开:“我们要制造出让1 000万人感动的产品。”我从报道中得知他的抱负时,立刻向他发送了“我支持你”的信息。
企业的高层和领导者表明他们的野心,不仅会赢得团队成员的拥护,也会得到更多来自周围人和用户的支持。
反之,倘若企业的年轻人没有表明意愿,那会发生什么?请想象一下难以得到周围人协助的状态:一个人默默地努力,却没有人看到;自己在挑战新事物,却无人知晓。很多企业的年轻人都会陷入这种“无人问津”的状态。
不过,年轻人遭遇“无人问津”可能也与远程办公导致的沟通不畅有关。但一般情况下,当努力工作的年轻人发现没有人关注自己的时候,就会产生孤独感,不久后就会放弃努力和挑战。甚至有人会认为自己在这家公司已经得不到认可,于是考虑跳槽。
“我们公司有很多优秀的年轻人辞职了。”许多人事负责人都有这样的烦恼。
但我想问问这些人事负责人:“你知道这些被评价为优秀的年轻人之前做什么具体工作吗?他们在工作中有怎样的表现和成长?领导和同事如何评价他们?你是否一清二楚呢?”
很多时候,管理者对年轻人的印象只是“听说他很优秀”,这就是一种危险的信号,意味着那名年轻人很可能陷入了“无人问津”的状态。
为了不让优秀的年轻人才流失,管理者、前辈、导师、培训师等有必要向年轻人明确地传达自荐的好处(见图1-8)。
图1-8 年轻人通过自荐获得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