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欢迎来到我的马拉松世界

芝加哥马拉松赛的前一天,我坐在博览会的跑步图书展位上为跑者们签名,与他们合影并为他们答疑解惑。新手跑者、资深跑者、快速跑者、慢速跑者们在我面前川流不息,他们有的停下脚步向我问好,一些刚刚将我设计的训练计划执行完毕的跑者则向我表示感谢……他们随着人潮流动着,就像被卷进了旋涡,被裹挟着奔赴明天的马拉松之约。每当有人问我最后的注意事项时,我通常会回答“起步要慢”,偶尔还要再加一句“快速完赛”。

如果《马拉松终极训练指南》的全新升级版有一个主题的话,那么就是后面这句“快速完赛”。但是我要把这句话的两个意思“快速”和“完赛”分开进行表达:任何一个跑者的首要目标必须是“完赛”!抵达42.195公里的终点,越过终点线,接受志愿者递过来或者直接挂在你脖子上的奖牌,心满意足地接受所有的祝贺,这些祝贺可能会持续几小时、几天、几周甚至几年。但最重要的是,你一定要完赛。这是本书读者应该明确的第一目标,尤其是那些首次参加马拉松的跑者。

但是,接下来还有第二目标——快速。也就是说,要将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极致。是的,你没看错,我就是这个意思,在经历过相对慢速的首马之后,你应该训练得更努力一些,把自己的完赛目标定得更高一点,在比赛中跑得更快一点,创造自己的PR,资深跑者会告诉你PR代表个人纪录,即在一个特定距离中你跑的最快的速度。还有一些准备接受终极挑战的跑者,他们的目标将是BQ——波士顿马拉松参赛资格。只有那些达到波士顿运动协会(BAA,Boston Athletic Association)设定的苛刻标准的跑者,才有资格去跑令人敬畏的波士顿马拉松。

在我跑过的111场全程马拉松中,有18场是在波士顿完成的。我在那里获得的最高成就是1964年的总排名第五,同时也是美国选手中的第一。如果你在想“为什么要买这本书?为什么要相信你写的书?为什么要按照你在书中提供的计划进行训练?”,也许我的资历可以让你相信我。我运动生涯中的每一场马拉松赛,都让我受益匪浅,我希望能够分享这些经验,帮助你完成自己的首场马拉松,并且在之后的第二场马拉松中跑得更快,在未来的马拉松中依然能够持续进步。

所以,欢迎来到我笔下的马拉松世界,这是一个匆匆忙忙、熙熙攘攘的世界,由数以百万计的跑者组成(跑步网站RunnerClick.com研究了2014-2017年在39个国家和地区举办的784场马拉松赛,统计出的参赛人数为2907293人)。关于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几个赛事,我想多讲讲芝加哥马拉松,因为我和夫人都出生在这座城市。在参加过的111场马拉松赛中,我曾经获得4个冠军,其中一个是风城马拉松(Windy City Marathon)——芝加哥马拉松的前身。这一荣誉可能没有你所想象的那么伟大,当时跑步还没有成为大众参与型的体育运动,那次比赛只有几十人参加,我们就在湖滨路上来回折返,而到了2018年,芝加哥马拉松的完赛人数达到44610人——这不是报名成功的人数,不是从起点出发的人数,而是最终完赛的人数。赛事组织者估计,当天有170万人出现在赛道两旁,他们在人行道的最佳位置上为选手们加油。我就是其中的一员,我的任务是为孙子威斯利助威。当然,我可以轻松地实现从参赛者到助威者,再从助威者回归参赛者的身份转换,我相信很多跑者都经历过这样的转换。

越来越热的马拉松赛事

与芝加哥马拉松规模相似的赛事还有很多。纽约马拉松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马拉松赛事,2018年就有52812人完赛,同年的伦敦马拉松也有40255人完赛。根据美国跑步协会(Running USA)的统计,2010年全美有50万人完成了马拉松,之后稳步上升,2014年的人数达到了55.06万人。

回到1993年的芝加哥,那一年的芝加哥马拉松参赛人数只有5491人,之后的规模则越来越大。我之所以特别提到这个年份,是因为《跑者世界》( Runner's World )的版权方罗德尔出版公司(Rodale Press)在那一年出版了现在你手中的这本《马拉松终极训练指南》的第1版,红色封面上,十几名精英跑者(全是男性)正准备冲出起跑线。

之后的6年中,这本书卖得足够好,而跑步运动也发展得足够完善。这样,到了1999年,本书第2版的出版就变得顺理成章了。第2版的封面是白色的,封面中展现的是一群中等水平的跑者冲过纽约马拉松终点线的场景,其中一位是著名的意大利流行歌手约翰尼·保利(Johnny Paoli)。信不信由你,图片编辑们在选择这张照片的时候完全不知道这位跑者的身份。

到了2005年,《马拉松终极训练指南》已经成为马拉松训练领域中最畅销的图书之一。马拉松运动也发生了更多的变化,这本书也随之更新到了第3版。红白反差的封面将快速跑者与慢速跑者拼接在一起,快速跑者是在声名显赫的波士顿马拉松赛上获得冠军的俄罗斯选手斯维塔纳·扎哈罗娃(Svetlana Zakharova)。从第1版以精英男跑者为封面,到第3版以精英女跑者为封面,马拉松开启了一段全新的旅程。前面提到的RunnerClick网站的调查显示,美国完赛女跑者的比例达到了45.7%。

男女平等的趋势还在继续。2011年出版的第4版的黑色封面上,男女跑者共同出现。当时的女子马拉松世界纪录保持者英国女选手宝拉·拉德克利夫(Paula Radcliffe),与男选手们一起站在起跑线上,其中包括当时的美国男子马拉松全国纪录保持者德罗辛·卡斯托(Drossin Kastor)。

前4个版本,以及现在基于原书第5版的全新升级版,不仅是重印,也是重写,这其实也反映出我作为作者的各种变化。因为这项运动一直在发展,所以每一版的关注点都有所不同。写第1版的时候,我为了收集信息,向很多马拉松教练发送了调查问卷,并对他们进行了跟踪访谈。这些内容在书中以“50名顶尖教练的策略”的小标题呈现出来。

到了第2版的时候,我已经更多地进入指导中等水平跑者的工作中,同时还担任着芝加哥马拉松的训练顾问,开设了训练课程帮助当地跑者备战芝加哥马拉松。这个课程的参与人数累积达到了3000人,我每个周末都会带着他们在芝加哥以及周边的不同地点进行训练。这个周末我可能会在城里与跑者们会合,然后沿着湖跑一个长距离,到了下个周末我可能又会出现在郊区的某个集结地点。

进入新千年之后,我工作的侧重点又有了新的变化,我开始为跑者们提供训练计划,并在网上回答他们的问题。我的网上会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胜利之队(V-Team)。本书的第3版就收录了很多来自“胜利之队”队员们的语录和故事。

当罗德尔出版公司开始筹划本书的第4版时,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已经将我的训练范围远远地拓展出了芝加哥。虽然我过去常常与芝加哥训练小组的成员见面,但是现在如果因为时间方面的问题让我无法外出时,我与跑者沟通训练计划的地方就会变成facebook。facebook上的“好友页”有5000的人数限制,但“粉丝页”允许更多的人浏览。他们会在我的这个互联网角落里冲浪,等待我每天早上贴出“今日提示”。我在第4版里选用了大量的跑者语录,这些语录的主人大多是我从网上认识的。

欢迎来到全新升级版

现在到了全新升级版,我发现有相当一部分跑者是在Twitter上与我交流的。他们经常会在线等,希望得到我简洁而快速的回复。一些跑者与我的距离早就超出了芝加哥远郊,他们来自慕尼黑、墨尔本或孟买。我在这个版本中选用的很多跑者语录,我甚至只知道他们的姓,或者根本就是匿名的。

跑步教练、线下见过面的跑者和网上未曾谋面的跑者为此次全新升级版提供了大量的例子。根据美国跑步协会2016年的统计,我的个人网站halhigdon.com每年拥有200万的访问量,在跑步网站排名中居世界第11位;根据《跑者世界》杂志的调查,我本人在跑步个人知名度榜单上排名第三。如果你在谷歌上搜索关键词“马拉松训练”,会有42.6万余条搜索结果,而我的训练计划则排在第一位。

当然,并非每一条关于马拉松训练的搜索结果都能给你带来有用的建议,正因如此,本书的全新升级版希望为你打开一扇大门,带你踏上跑完42.195公里的成功之路,也希望将这项运动在过去10年中发生的变化分享给你。

过去10年中的一个最大的变化是超级马拉松赛(距离超过42.195公里的赛事)的兴起,而且其中的很多赛事是在难度超大的越野环境下举行的。本书为此增加了一个新的章节“超级马拉松”,并且提供了适合50公里和80公里赛事的训练计划。另一个全新的章节是“终极目标BQ”,讲述了在一场赛事中跑出波士顿马拉松报名成绩并达标这一经典赛事的难度。我列出了哪些赛事贡献了最多的波士顿达标跑者,意料之中的是,波士顿马拉松赛在这个榜单上名列第一。

我正式将全新升级版的《马拉松终极训练指南》推荐给你,它展示了这一运动当下的样子。我希望它引领你舒适地完成自己的第一场马拉松,或者如果你已经完成过马拉松并且想再跑一次,我希望它能帮你提高自己。

我在马拉松的起点等你。

霍尔·希格登
于印第安纳州长滩 b6zUIfocY15FfumUtCShohQpXusSjI4bDwRJ6T24fokLI3Bs044FpfVSXLxgV1/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