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鼻间舌畔的“四气五味”

小朋友们,请大家想一想,我们最初是不是从食物里了解味道的呢?第一站,就让我们从身边的食物开始,了解“四气”和“五味”吧!

1.四气

四气,也叫“四性”,是人们依据药材或食材在使用过程中带来的体验,人为赋予的寒、热、温、凉的一类属性。

药材和食材的属性类似于人的性格,有的拒人于千里之外,叫“性寒”;有的冷淡,叫“性凉”;有的温暖,称为“性温”;有的火爆,称为“性热”。

小朋友们快来看看,下面这些食材和药材都是什么“脾气”吧!

小美吃了一顿麻辣火锅,锅里放了很多胡椒和辣椒,结果小美上火了,嗓子好痛!

胡椒和辣椒的“脾气”是___? (性热)

小明穿得太少,感冒了,清鼻涕流个不停。妈妈用生姜和葱白煮水,帮他驱寒、暖胃,最终治好了感冒。

生姜和葱白的“脾气”是___? (性温)

每年一到夏天,小兰的妈妈就会给她煮绿豆汤清热解暑。

绿豆的“脾气”是___? (性凉)

西瓜真是太好吃了,小胖一时没忍住,自己吃了大半个,结果拉肚子了。

西瓜的“脾气”是___? (性寒)

还有一种很淡定、波澜不惊的属性,叫“性平”。

中药来源于生活,药食两用的食材随处可见,知晓“四气五味”能更好地发挥食物的功效。让我们一起慢慢了解中药吧!

2.五味

1)酸味

小朋友们,在闷热口渴的暑天里,你喝过酸梅汤吗?酸梅汤酸酸甜甜,一口下去唇齿生津,是消暑解渴的不二选择。酸梅汤的主料是两种“酸味”药材——乌梅和山楂。

有个成语叫“望梅止渴”,说的就是酸酸的梅子会让人情不自禁地口水直流。

酸味有止渴、开胃的作用,也有收涩的作用 ,所以吃多了,嘴唇就会变得皱巴巴。

2)苦味

每年一到夏天,大人们都喜欢吃一些苦的东西。例如:苦瓜、苦菊,还有莲子心,据说这样能“去火”。

俗话说“良药苦口”,苦味是小朋友们最不喜欢的味道,大多数中药都苦苦的,很难喝。还有个谚语叫“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清”,黄连是苦味中药的典型代表。

古人认为具有清泄、燥湿等作用的中草药属苦味。

茶的味道也有些苦。古人们喝茶不是冲泡,而是把茶煮烂后连渣一起吃下去,这样做清热解毒的作用更强。

3)甘味

小朋友们知道麦芽糖吗?在重庆市南川本地,麦芽糖又叫“麻糖”。春天的时候,民间有给小孩子吃麦芽糖的习俗。这是因为此时地下阳气上蒸,万物生机勃勃。小孩子吃了麦芽糖,就像春天的小麦一样茁壮成长,健康平安,而制作麦芽糖的“麦芽”,正顺应“生发、成长”的意思。寄托了长辈们对孩子的祝福之情。麦芽糖吃起来甜甜的,属“甘味”,累的时候来上一口,特别解乏。

古人认为具有滋补和中、调和药性、缓急止痛作用的中草药都属甘味。

需要注意的是,甘味,可不单单是指甜味,一些具有滋补作用的中草药虽然“味甘”,但尝起来却微微泛苦,比如煲汤时用的人参、白术、当归等。另外, 甘味虽好,不能贪多, 吃多了甘味的食物容易导致消化不良,肥胖等问题。

4)辛味

“五味”里面还有一种听起来比较陌生的味道——辛味。

什么是辛味呢?

辛味的特点是“跑得快”,比如——酒。老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就是因为酒的走窜力强,就算离得很远也能闻到。同样有强烈辛味的食物还有大葱,咬上一口大葱,就能感觉这股味道直冲天灵盖。

因为 辛味善于走窜,有发散、行气、活血的作用, 所以辛味的酒不能过量饮用,否则容易使人言行癫狂,甚至诱发出血性疾病。

5)咸味

我们经常接触到的味道还有咸味。什么东西是咸味的呢?对——有盐、海水,还有海带!

在波澜壮阔的海洋中,生长着一种独特的藻类植物,它们是大海的珍宝,也是我们所熟悉的海带。

咸味能软坚散结、利水通便。 正如大海能吸引河流汇聚,海带也能将体内的坚硬物质软化,使身体内部通畅。

以上就是日常生活中的“五味”啦!小朋友们,是不是觉得“五味”的知识也没那么深奥难懂呢?

其实,上面提到的麦芽糖、苦瓜、茶、乌梅、山楂、海带、酒和大葱,不仅仅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和食材,还是能够治病的中药材呢!

不过,要想用食材和药材治病,光知道“五味”还不够,得弄明白它们的“药性”才行。

这里的“药性”就是“四气”!

子规说知识

四气:又称四性,即寒、凉、温、热四种药性。

五味:中药五种基本功效的概括,即酸、苦、甘、辛、咸。 VovxVKyR4/s3HeSrjzXTMWLpvQwdRCj39maF1CYIvWtIhH1EjW75sy7Y0JXjEKP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