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到“不治之症”,大家很快就会联想到某种威胁患者生命的不可治疗的疾病,我在这里说感冒是不治之症,却有两层的含义,我很想用“不治之症”这么一个词来表达我对感冒的一些理解。
很多人都有过感冒了但没有任何治疗就好了的经历,感冒的确有不治而愈的特性,这是我说的不治之症的第一层含义。但是,感冒不治而愈,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拿感冒不当病。 感冒了,我们或许可以不吃药、不打针,但绝不可以不采取任何措施。 我经常把感冒看作是一个“捣蛋鬼”,你要是拿它不当一回事,它就越发起劲给你添乱,你要是处置得当,它就乖了,就服帖了。所谓处置,除了吃药之外,还有很多的方法,我后面会说到,或许我们现代人都不看好这些土办法,但我个人还是觉得对感冒的治疗还是保守一些为好,土办法是可以多用的。
说感冒是不治之症,也可以回到它的本意中的第二层,也就是说从世界范围来看,还没有很好的办法对付感冒,或者说还没有能够完全防止和治疗感冒的药物和手段。这不是我说的。我曾经看到过《青岛晚报》,说英国有一项历时十年、花费500多万英镑的研究指出:“英国研究普通类型感冒的专家日前得出了被英报称之为十分重要的结论:感冒无良药可治。”呵呵,英国人很幽默呀!
的确,从西医的角度说,我们平时所说的感冒更多的是一种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疾病,而病毒是“聪明”的,有很强“抗击杀毒”的能力,人类在不断研制各种杀病毒的感冒药,而病毒就会不断出现新的变种来对付药物,就这样循环往复,药的品种越来越多,但依然没有能够完全拿下感冒的药物,这可能也是用西药治疗感冒的一个弊端。
可能是由于职业的关系,我特别留意电视上OTC药品的广告,很多广告,动画特效做得特别好,就好像吃了这种药,病毒就会土崩瓦解,症状就能一扫而光,患者就可以高枕无忧。实际上,这都是误导,有很多新药的广告都声称“有特效”。我想特别提醒大家一句,这些声称的“特效”实际上也只能是相对而言的,大家不要太迷信广告。对于OTC类感冒药,我倒是有一个经验之谈,除了对症选药之外,一定不要“追新”,一些老掉牙的感冒药有时候比新药对你更有用。
用“不治之症”这个比较极端的词语来概括感冒,反而能让我们用“平常心”来看待感冒。我再强调一下我的经验和认识:一是尽量利用感冒的自愈特性,避免过度治疗,这样能够增强你和感冒之间的“和平共处”;二是不要指望“一药定乾坤”,那样的药世界上目前还没有,用药方面不要过于求新,不要太听信新药广告的标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