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说人体是“血肉之躯”,而水才是血肉的化身。大家都知道在我们的人体中,有70%都是水(婴幼儿则80%是水)。我们老百姓充满智慧,形容一个人的眼睛有神说“水汪汪”,形容一个小姑娘嫩相说“水灵灵”,如果描述一个人“干瘪”“干瘦”,我们立刻可以想到这个人不健康甚至是一副“衰相”。
人离不开水,这是常识,大家知道“绝食”,绝食到一定的时间会威胁到生命,绝食的人为了达到抗议的目的而不至于送命,在不进食的同时,一定要喝水,否则就不是绝食而是绝命。据有关研究,人能断水的极限是5天。
人的吃喝,也就是“摄入”都必须有水的,喝水就不用说,吃饭、吃菜、吃水果,也都有水。我们吃干粮,比如饼干、干吃方便面、压缩食品,如果不喝水的话,会有比较严重的后果。
在中医看来,体内水是否正常是疾病的重要“指征”,所以在中医里有“饮证”,饮证不是一个具体的病名或症状,而是一个总称,是指与水饮有关的所有疾病。
我在本章开篇说了很多人不识“水饮”,水饮是指脏腑病理变化过程中的渗出液,这个水饮,应该说是我们人体内一种不正常的水。 我们人体要保持生命的活动,需要水,需要的是能够利用的水,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特别是负责运化水液的功能有些问题,就容易产生一些不正常的水,我们也可以称其为病水、坏水,这些水就是我们所说的水饮。
水饮在不同的位置会有不同的表现,也就是症状不同。水饮到了表,我们可能就会感到身体沉重、水肿;以里面为主,可能就是表现为爱拉肚子;胃里有了水饮,可能就会表现为心悸,胃里面咣噹咣噹的;水饮往上走,可能会出现头晕、气短等;里面水多,我们可能也表现为头晕高血压;水饮停于四肢关节,我们可能就会表现为关节疼痛难愈;水饮和热结合,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湿热、痰热;水饮和寒结合,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寒饮、寒湿。
在中医里,“水饮”是一个并列关系的复合词,稀而清者为“水”,比如汗液、小便等;稀而黏者为“饮”,比如痰、鼻涕等。水和饮出现某些异常了,就成为“饮证”,也叫水饮病。 我们在这里说的水饮,指的就是所有不正常的水,包括了平时所说的痰、湿、水、饮等。
痰和鼻涕是重要信号,其实健康的人也会有痰或鼻涕,但痰和鼻涕到了一定程度就是病,往往是由于体内有水饮,所以这些人在感冒时才更多地容易表现为鼻塞、流清涕等。
上面说到的汗液、小便、痰和鼻涕,都是人的排泄物,人只有排泄正常,才能健康,如果排泄出现问题,该排泄出来的留在体内了,就是水饮,就必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