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临床各科的诊疗特色

一、内科

除“绍派伤寒”和“温补学派”的大家名声最为显赫外,尚有陈士铎、王馥源、田晋藩、赵晴初、金梦安、杨质安及民国年间的傅再扬、潘文藻、俞修源等名家,形成了“湖塘傅氏”“杨氏内科”等内科世家。湖塘傅氏,始于傅馥生,师从王节庵先生,著有《伤寒论辨惑》《金匮要略辨惑》《诊余随笔》,临证尤重辨虚实、辨内外、辨气血、辨缓急、辨神色,其子幼真有《伤寒论注释》《中藏经初释》《四言脉诀》等稿存世。杨氏内科,由杨厚斋创始于清代光绪年间,学生有陶晓兰等,善治伤寒、温病,对内、妇科之危难重症,诸如大头伤寒、痰饮积聚、疫毒发斑、暑湿下利等有丰富经验。

二、儿科

绍兴儿科的记载,始于宋·张永矜《小儿方》和《卫生家宝》。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立“小儿则”专论,力纠时弊。清代徐仙槎为儿科世家,著《婴科诊治概要》。黄维熊亦为儿科世家,著《瘄科要略》,其子著《镐京直指方》,其孙著《元吉危证验方》,祖孙三代所著合称为《黄氏三世良方》。尚有周承新、徐廷槐、史锡节以痘瘄专科而负盛名。其中徐廷槐著《痘瘄一家言》和《医家恒言》,史锡节撰《痘科大全》。清末何廉臣著《新纂儿科诊断学》,潘文藻善于内科,尤精于儿科。绍兴城内断河头的汪氏儿科创始于清朝同治年间,第一代为汪竹安,他对“麻、痘、惊、疳”的诊治颇具特色。汪氏曾在《绍兴医药学报》上发表“急惊风为痰火内闭说”“小儿疳症浅说”“治咽喉浅说”等文,总结了其学术思想及经验。

三、妇科

绍兴妇科以钱氏妇科最负盛名,早在宋室南渡时,钱氏已颇有影响。钱氏世居山阴(今绍兴市)石门槛,钱氏第十一代先世始操女科业,有《大生秘旨》为家传衣钵。嵊县竹氏妇科,始于竹秉仁,其子祝忠高、孙竹篆甫均承其医术,第四代顾芷熙有《妇科医案问答》存世。清代在绍兴从事女科者还有单养贤,其著有《胎产全书》,广罗孕胎、生产的生理病理;单南山著《胎产指南》《明易产科》及《广嗣真诠》;周纪常著《女科辑要》;孟葑著《仁寿镜》等。近代,王慎轩以女科著名,著有《胎产病理学》《女科医学实验录》,其妻弟张又良著有《妇科学》《女科医籍提要》。徐荣斋擅女科,著《妇科知要》。

四、伤科

绍兴地区之伤科颇具影响力,首推“三六九”和“顾氏”伤科。“三六九”伤科始于宋代,原名“下方寺里西房伤科”,源自少林寺僧。自光绪年间起,下方寺僧医每逢农历三、六、九日在绍兴城宝珠桥观前坐诊,二、五、八日在肖山城凤堰桥坐诊,一、四、七在寺内坐诊,“三六九”伤科之名由此而来。“三六九”伤科现存医籍主要有:“鼻祖”所传之《下方寺西房秘传伤科》,张梅亭著、王俊林修编之《下方寺西房跌打大成》,不著撰人之《下方寺伤科医录》《里西房方药集》,其他尚有零星抄本。顾氏伤科始于清代中叶,顾士圣为鼻祖。据《道光会稽志》载:“顾士圣善伤科,调筋接骨,应手奏效,子孙世其业。”五世风来公著《医录》,为顾氏伤科传家秘本。尚有清代俞星阶曾为太平天国军医,著《伤科捷径》。新昌张氏伤科创始人张成惠,以擅治骨伤闻名。陈氏伤科发源于诸暨市赵家,代表人物陈文棠擅长接骨疗伤,其子陈吉生曾任绍兴市中医院骨伤科主任。陈氏活血膏、接骨膏、活络膏及陈氏治伤散,沿用至今。

五、外科

明代张景岳的《景岳全书》中专列“外科钤”。清代,祁广生著《外科大成》四卷,为《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旨》蓝本。俞星阶著《外科探源》。清末民初,绍兴城以马氏外科(代表医家马福康)、王氏外科(代表医家王小乐),名声较盛。诸暨郭氏外科以治疮毒、颈腰腿痛、溃烂创口、疥疮见长;黄氏外科以治疮疡、瘰疬、骨髓炎等见长,其中祖传药方“吊筋散”治外伤性痈肿、“金素散”治湿疹,每收良效。

六、喉科

车家弄马氏喉科始于清代,第九代传人马春阳有《喉科实践药方》存世。其治术分为药物外吹、内服、手术排脓,认为咽属胃、喉属肺,临床当咽喉、寒热、虚实分别治之。嵊县王杏林喉科擅用挑法,但见咽喉或红或肿或痛或脓或闭,先以挑法(用斜口挑刀挑刺患处)取效,出血为度,不可深刺;已成脓者破脓,吐去血涎或脓,后喷以吹药适量,放毒疏经络以折上炎之火势,破脓泄热毒以开壅塞之气道,有斩关夺隘之功。

七、眼科

寿明斋眼科和明明斋眼科,颇具影响力。寿明斋眼科,由余姚郑慎斋所创。郑氏共收徒7人,徐德新、胡赢峤为其弟子。胡赢峤在绍兴五云门外散花亭设寿明斋眼科并授徒传其医术。寿明斋眼科重视外治,有特色外治眼药40余种,远销北京、广州等地。明明斋眼科,由宁波徐德新所创。徐氏来绍在保佑桥河沿(今“劳动路”)开设明明斋眼科,因其医术高明,在绍兴一带颇有影响。徐氏所传共三支:一传董菊泉,董菊泉学成后在五云门内白果树下新设医寓,当地人称“白果树下董氏眼科”。二传王馨斋,其再传女王莲枝、子王连方,称王氏眼科。三传张伯清,其再传张竹斋(王毛姑)。王毛姑于绍兴城内三角道地设所开诊,故亦称“三角道地眼科”,并于1952年响应政府号召,参加了斜桥联合诊所。

八、其他

如针灸科,明代有徐廷蛤《针灸大全》,清代有章廷圭《重修针灸大成》,民国初年有周颂爻《针灸秘授全书》。 xWY1ZlWjHnu3WkPStR+TQqb0xdOOXMsREPZj0ZtwsQPNu7iV3OwoiUNxHtoOrrW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