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各种慢性软组织损伤,如肩胛提肌损伤、菱形肌损伤、腰肌劳损等。
2.外伤后遗症、术后综合征(如颈椎术后综合征、腰椎术后综合征等)。
3.各种肌腱炎、筋膜炎、滑囊炎。
4.神经卡压综合征,如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梨状肌卡压综合征等。
5.骨关节增生性疾病、退行性病变,如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跟骨骨刺等。
6.骨关节缺血坏死性疾病,如股骨头坏死症等。
7.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等。
8.各种神经痛,如枕神经痛、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等。
9.脊柱相关疾病,如颈源性头痛、颈源性眩晕、颈源性心脏病等。
1.全身感染发热性疾病。
2.凝血功能障碍,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症。
3.施术部位有红、肿、热、痛,或有深部脓肿。
4.严重心、脑、肾疾病。
5.传染性疾病,如骨结核、梅毒等。
6.体内恶性病变,如骨癌、淋巴瘤等。
1.严格无菌操作。一次性水针刀开封即可使用。
2.掌握治疗点处局部血管、神经的走行与分布,进针时与血管、神经平行,严格按水针刀危险区划分来操作,严防损伤血管、神经。
3.逐层体会针刀下的感觉,鉴别是病变组织还是正常软组织,在不超过病灶范围、不超过病灶层次的要求下,进行松解治疗。
4.治疗阳性结节时,应在原位按压,不可将阳性结节推到一旁,必须固定后方可进针刀。
5.水针刀注射药物要单纯,注意药物的适应证。
6.对于年老体弱者,取治疗点宜少而精。
7.孕妇不宜在腹部、腰骶部进行治疗。
8.个别年老体弱患者,若出现头晕、心慌、面色苍白等反应,应立即出针,按晕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