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章
水针刀三氧消融术

一、概述

20世纪末,三氧疗法被引入国内,主要用于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保守治疗,取得了确切的疗效。

水针刀三氧消融术,是吴汉卿教授以水针刀三针法,配合腰痛宁松解液,结合三氧消融法,研究出来的一种微创治疗技术。该技术可以消除无菌性炎症,松解椎体周围的软组织结节,治疗各种软组织损伤疾病;快速溶解椎间盘脱出的胶原物质,以促进炎性物质的吸收。腰痛宁松解液具有止血、止痛及改善微循环的作用,配合水针刀微创三针法定位、八字入路法及旋转松筋法,临床操作安全且有效。因此,水针刀三氧消融术是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软组织损伤疾病疗效显著的微创技术。

二、作用机制

1.氧化分解髓核内的蛋白多糖 三氧是一种活性氧,具有强氧化作用,其氧化能力仅次于氟,常温下半衰期为20~30分钟。在椎间盘注入三氧后,髓核内的蛋白多糖能迅速被氧化,使髓核渗透压降低,水分丢失,发生变性、干涸、坏死及萎缩,使突出的髓核回缩,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

2.抗炎作用 三氧的抗炎作用是通过拮抗炎性物质的释放实现的。在炎性水肿部位注射三氧,具有扩张微血管,改善静脉回流,促进炎性物质的吸收,减轻神经根水肿及粘连的作用,从而达到消除病变组织周围无菌性炎症的目的。

3.抗感染、抗病毒作用 三氧通过与体液发生反应而产生过氧化氢,可以防御并杀灭细菌及病毒。过氧化氢可穿透细菌和病毒的蛋白质膜,破坏膜的保护作用,导致细胞膜变硬、易碎;还能穿过细胞膜,破坏病毒和细菌的DNA(脱氧核糖核酸)。因此,三氧是通过强的氧化作用来断裂细胞膜,从而杀灭细菌及病毒的。

另外,三氧能刺激机体白细胞增殖,增强粒细胞的吞噬功能,刺激单核细胞的形成,促进其发挥免疫细胞作用,并能促使白细胞产生干扰素,产生杀菌抗炎作用。

4.镇痛作用 三氧的镇痛作用类似于“化学针灸”的作用,能刺激中间神经元释放脑啡肽等物质,从而达到镇痛目的;在病变部位注射三氧后,可在短时间内快速促进炎性物质的吸收,也能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

5.调节免疫系统作用 三氧能激活免疫活性细胞,促进细胞因子的释放,增强机体免疫力。而干扰素和肿瘤坏死因子是抗感染和抗肿瘤的重要因子。

6.抗粘连、抗复发作用 三氧能快速分解并吸收突出髓核的胶原蛋白物质,促进椎间孔神经根周围炎性脂肪组织及椎周软组织炎性物质的吸收,因此具有抗粘连、抗复发作用。

7.水针刀的松解分离作用 水针刀治疗软组织损伤及颈腰椎病变时,按三点安全入路进针,可直接松解分离病变的软组织结节,解除其对神经根的压迫,消除疼痛,恢复机体动态平衡。

8.注射磁化松解液 系列磁化松解液不仅具有止血镇痛、消除无菌性炎症的作用,而且有抗过敏、抗粘连、抗复发作用。

三、优点

目前临床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除了水针刀三氧消融术,还有其他几种常用的微创技术,如胶原酶融盘术、椎间盘镜术、激光气化疗法等。胶原酶融盘术成本高,注射后患者疼痛反应重,过敏概率较高,术后制动时间较长。相对于水针刀三氧消融术来说,椎间盘镜术的创伤大,出血多,成本和感染概率也较高。激光气化疗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应用范围小。

水针刀三氧消融术具有以下优点:

1.微创伤,无痛苦 水针刀三氧消融术仅使用直径不足1mm的扁圆刃水针刀,对机体的损伤微乎其微,目前在临床应用中未出现过血管及神经根损伤事故。

2.感染概率低 由于三氧本身就具有消毒和杀菌作用,加上临床使用的都是一次性水针刀,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因此几乎无椎间盘感染。

3.无并发症 水针刀三氧消融术在临床应用多年,术后未出现并发症。

4.操作简便,安全可靠 水针刀三氧消融术的操作按三点安全入路,无须在CT、X线下定位,令患者避免接受射线辐射。

5.费用低 一般来说,水针刀三氧消融术治疗时,每例手术仅需消耗1根水针刀,其他消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6.适用人群广泛 水针刀三氧消融术不仅适用于年轻患者,而且适用于高龄患者。

7.适应证多 水针刀三氧消融术除了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还广泛应用于颈椎病、各种软组织损伤、外伤后遗症、股骨头坏死症、风湿性关节炎及脊柱相关疾病等的治疗。

四、注意事项

1.必须严格无菌操作。

2.注氧前必须回抽看有无回血,严防将气体注入血管内。

3.严格掌握水针刀进针的深度,防止刺入胸腔,造成气胸。

4.熟悉内脏的解剖部位,防止刺伤内脏。

五、注射要领

1.用于软损颈腰痛,无菌注射为要领。

2.定位浓度量选准,三点椎管入路清。

3.注前回抽防栓塞,注后按揉去病宗。

六、适应证

1.轻中度颈椎或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水肿期并发神经压迫。

2.保守方法治疗失败的腰椎间盘突出症。

3.颈椎或腰椎手术后瘢痕粘连综合征。

4.颈椎病、肩周炎、各种软组织损伤。

5.四肢关节疼痛、外伤后遗症、脊柱炎、股骨头坏死症、风湿性关节炎等。

6.对神经节周围皮质类固醇和麻醉剂的注射无效者。

7.带状疱疹、软组织肌纤维瘤。

8.盆腔炎、阴道炎、宫颈糜烂、附件炎、产后盆腔综合征等妇科疑难病症。

9.慢性肠炎、结肠炎等肛肠疾病。

10.前列腺炎、膀胱炎、褥疮、皮肤溃烂等。

七、禁忌证

1.全身感染,发热。

2.凝血功能障碍,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症。

3.严重心脑肾病变。

4.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5.严重的椎间盘变性。

6.恶性肿瘤。 dZIs48UIcq1NMe7/trmEvmW3fThDVObaiHb6lmHbPdYchh411coTXa8S5dFYdKx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