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一明 明确诊断,即对治疗的疾病要先做明确诊断。
明确诊断要根据四步规程,即症状+体征+动静触诊+影像学检查及辅助检查。
2.二严
(1)严格掌握适应证。
(2)严格无菌操作。
3.三选择
(1)定点选择:水针刀疗法的治疗点为筋结点、骨突附着点、内脏疾病反射点等。吴教授总结:十四经筋是由肌筋膜区带构成的,附着于关节骨突的动静交点上,在维持人体稳定及运动的过程中,这些附着点既是力学受力点、病理学损伤点、筋结的形成点,也是治疗学的进针点。临床治疗将水针刀刺入浅层筋结点,可以达到松解筋膜、活血止痛的目的。
(2)针法选择:①骨伤疾病,根据软组织立体三角平衡原理学说,按三针法定位,如颈三针、腰三针等。②脊源性疾病,按九大区定位。
(3)注药选择:合理用药,不同疾病选用不同的药物。治疗筋伤病,用活血化瘀药,如复方当归注射液、人胎盘组织注射液;治疗骨伤疾病,用骨肽注射液、胎盘组织液等。
4.施术前准备
(1)针具选择:水针刀针具(批号、公司)均应符合国家医疗器械生产和销售监督法规的规定。根据患者病情选取不同型号的水针刀。
(2)针具检查:为防止针刺意外事故的发生,在治疗前应严格检查针具是否锋利、有无毛刺和弯钩等缺陷,如发现包装损坏等不合格现象,应予以剔除。
(3)体位选择:患者体位的选择,应以既有利于腧穴的正确定位,又便于施术者的操作及患者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而不疲劳为原则。一般选择以下体位。
①仰卧位:患者仰卧于治疗床上,四肢自然伸直平放。该体位适宜选取头部、胸部、腹部和四肢的治疗点。
②侧卧位:患者侧卧于治疗床上,四肢可自然屈曲。该体位适宜选取身体侧面,以及上肢、下肢部位的治疗点。
③俯卧位:患者俯卧于治疗床上,头面胸腹朝下,上肢可做环抱状置于下颌或额头下,下肢自然平伸。该体位适宜选取头部、项部、脊背部、腰骶部和下肢后侧的治疗点。
④端坐位:适宜选取颈肩部、上背部、上肢的进针点。对于颈椎病的治疗,该体位最为常用。年老体弱、初次治疗、恐惧扎针者要注意尽可能选择卧位治疗,不选用端坐位。
⑤俯伏坐位:适宜选取后枕部、上颈部的治疗点。
⑥坐位:适宜选取膝关节和下肢的治疗点。
体位的选择,大体如上所述,但在临床中需要灵活运用,不可拘泥。临床遇到以下情况则需要患者随时改变体位:①病痛随体位的不同而不同,如对于卧位时疼痛不明显而站立时明显的腰腿疼痛患者,站立位就是临床操作最合适的体位。②在一个区域内患肌众多时,可在一种体位处理患肌后,让患者更改体位,以利于其他患肌的处理。例如,颈部疾病多采取坐位,但坐位时颈后部肌肉不能很好地放松,可改为俯卧位继续治疗。③病痛在活动过程中加剧。这种情况,必须使病痛所在局部肢体保持活动状态,同时进针治疗,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4)消毒
①施术前的消毒:医生要有严格无菌的观念,切实做好消毒工作,避免发生医源性感染等事故。
②针具器械消毒:微型水针刀为一次性针具,使用前需检查包装是否存在破损。
③医生手指消毒:施术前,医生应先用肥皂水将手洗净,干后用75%乙醇或碘伏消毒双手,再戴医用手套、口罩、帽子,方可持针操作。
④针刺部位消毒:先用1.5%碘伏擦拭需要针刺的局部皮肤,再用75%乙醇棉球擦拭,擦拭时应从中点向外绕圈。皮肤消毒后,切忌再接触污物,以防再度污染。
⑤治疗室内消毒:治疗室应卫生洁净,定期消毒、净化,有良好的换气装置,以保持空气流通。
医生在应用水针刀疗法时,首先要寻找治疗点,定点决定疗效,此为保证疗效的三大要素之一,只有定点准确才能有效地治疗疾病。水针刀疗法的触诊方法是动态触诊与静态按压相结合,即动痛点和静痛点有效结合才是真正的治疗点。常用的触诊法有以下几种。
1.单指寻筋触诊法 以单手拇指沿筋经区带由远端向近端进行按压、弹拨,寻找筋结点(图1-5)。本法用于诊断软组织筋结病变,如肩胛提肌损伤、菱形肌损伤、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等。
图1-5 单指寻筋触诊法
2.三指寻筋触诊法 以食指、中指和无名指三指腹尖按压膀胱经筋经区带,分别在棘突、横突、关节囊筋结点,由上向下按压、弹拨,寻找筋膜结节,上至隆凸筋结点,下至尾尖筋结点(图1-6)。本法主要用于诊断脊柱病变及脊柱相关疾病,如颈椎病、胸椎病、脊柱炎、腰椎病等。
图1-6 三指寻筋触诊法
3.双手寻筋弹拨法 一手拇指按压、弹拨,寻找筋结,另一手主动运动患者关节,沿筋经区带按压寻找筋结点,反复牵拉寻找紧张挛缩的肌群筋膜(图1-7)。本法用于四肢关节疾病的诊断。
图1-7 双手寻筋弹拨法
水针刀疗法在临床应用过程中,针具不同、疾病不同,采取的持针方法也不同。
1.执笔式持针法 如执毛笔写字姿势持水针刀(图1-8)。拇指、食指紧捏针柄,中指为卡尺掌握针的深度,无名指和小指为杠杆力支点。本法多用于扁圆刃及马蹄形、樱枪形针具等。
图1-8 执笔式持针法
2.杠杆式持针法 多用于鹰嘴形水针刀,用拇指、中指捏持针柄,食指卡压在针背末端,依靠手腕部力量快速弹压透皮进针(图1-9)。本法主要用于治疗四肢末端病变,如屈指肌腱鞘炎;浅层软组织损伤时一般也用本法持针。
3.掌握式持针法 多用于巨型筋骨针或埋线水针刀,用四指及拇指握式持针柄,依靠腕部力量快速弹压透皮进针(图1-10)。本法主要用于治疗脊柱相关疾病、骨伤疑难病症,如颈源性哮喘或强直性脊柱炎等。
图1-9 杠杆式持针法
图1-10 掌握式持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