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经》为群经之首,其纲领为“天人合一”,强调“天、地、人”三元互为一体。人生处世原则要得天时、占地利、修人和。古有医易同源之说,中医整体观念与《易经》的天人合一理论互为一体,强调自然界季节更替、气候变化、环境区域改变,都能影响人体各个脏器的生理病理。水针刀疗法也以中医的整体观念指导临床,在治疗、进针深度及针法技巧等方面,随时调整变化,提出了“天人合一、医患共鸣”的总要领。
《灵枢·九针十二原》论持针法时说:“持针之道,坚者为宝,正指直刺,无针左右,神在秋毫……”针刺的操作技巧在于指尖的灵活变化,水针刀疗法的核心部分,同样重在针法,而着重在于手腕部,可以概括为针随心神走,游离筋骨间,针随手腕转,效从指节生。
《素问·刺齐论》曰:“刺骨者无伤筋,刺筋者无伤肉,刺肉者无伤脉……”我们强调在松解过程中,要用心体会针感,以手下有阻力感伴弹响声作为评判标准,如针下柔软、无阻力感则无须继续松解,以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治疗时与患者保持沟通,及时调整松解力度和方向,以防损伤神经及出现晕针等不良反应。
水针刀疗法的核心:以十四经筋三关定位法为基础,以伤寒六经辨证为诊断依据,形成“病症、脉理、方、穴、术”诊疗体系,以筋为纲,以关为守,以结为要,以松为法,以经为领,以调为治,以气为通,以神为主。
我们要求医者“临证先明六经,确定阴阳三关,通关针法松筋结,舒筋通络调内脏,针药并用治顽症”,方能在用水针刀疗法治疗筋伤、疼痛、风湿痹证及其他临床疑难病症时取得确切疗效。
水针刀疗法的技巧着重在手腕,用针刀进行分离时强调“内动外不动”。针法是疗法的灵魂,是疗效的保障。其操作流程:快速进针→回抽检测→缓慢松解→回抽注药→快速出针。
1.定位准确,方向正确 准确的定位是保证疗效的另一个要素,因此用水针刀治疗骨关节疾病时必须按三针法定位、治疗脊柱相关疾病时按九大诊疗区定位。
2.针法稳妥,松解适当 水针刀疗法不仅强调定点准确,无痛进针,而且在治疗疾病时,要求针法灵巧、松解适当,这是水针刀疗法有效的保障之一。
3.缓慢注药,精细松解 在应用水针刀进行注射时,速度不应过快,以免令患者疼痛;针法松解要精细,逐层松解分离。水针刀达骨膜面时,宜中病即止,不应过多分离,以免损伤健康骨膜。
4.快进速拔,手法恢复 在应用水针刀疗法时,进针及出针速度要快,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治疗后可配合手法治疗,促进局部炎性物质的吸收,松解肌肉,提高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