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足三阴经经络与腧穴定位及主治疾病

足三阴经循行及主治规律比较

img
img

【说明】 腧穴主治规律为既治疗本经循行部位的疾病,也治疗其所属脏腑的疾病。

一、足太阴脾经(共21穴)

考纲要求:

隐白、太白、公孙、三阴交、地机、阴陵泉、血海、大横、大包的定位、主治及刺灸方法。

1.原文

❖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踹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循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夹咽,连舌本,散舌下。

❖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

❖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出渊腋下三寸,布胸胁。

img

脾经循行穴位图

2.足太阴脾经总21穴的定位、主治及快速记忆

img

续表

img

续表

img

续表

img

3.特性汇总

(1)五输穴:井(隐白)→荥(大都)→输(太白)→经(商丘)→合(阴陵泉)。

(2)三阴交:孕妇禁针。

(3)公孙:络穴,八脉交会穴,通冲脉。

(4)地机:郄穴。

4.经穴记忆龙凤诀(共21穴)

二十一穴脾中州,隐白在足大趾头;

大都太白公孙胜,商丘三阴交可求;

漏谷地机阴陵泉,血海箕门冲门开;

府舍腹结大横排,腹哀食窦连天溪;

胸乡周荣大包随。

二、足厥阴肝经(共14穴)

考纲要求:

大敦、行间、太冲、蠡沟、曲泉、章门、期门的定位、主治及刺灸方法。

1.原文

❖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循股阴,入毛中,环阴器,抵小腹,夹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

❖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

❖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

img

肝经循行穴位图

2.足厥阴肝经14穴的定位、主治及快速记忆

img

续表

img

续表

img

续表

img

3.特性汇总

(1)五输穴:井(大敦)→荥(行间)→输(太冲)→经(中封)→合(曲泉)。

(2)章门:脾募穴,八会穴(脏会)。直刺0.8~1寸。可灸。

4.经穴记忆龙凤诀(共14穴)

厥阴肝经大敦起,行间太冲中封蠡,

中都膝关曲泉阴,五里阴廉急脉寻,

章门常对期门深。

三、足少阴肾经(共27穴)

考纲要求:

涌泉、然谷、太溪、照海、复溜、阴谷、肓俞的定位、主治及刺灸方法。

1.原文

❖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邪走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踹内,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

❖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夹舌本。

❖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

img

肾经循行穴位图

2.足少阴肾经总27穴的定位、主治及快速记忆

img

续表

img

续表

img

续表

img

续表

img

续表

img

3.特性汇总

(1)五输穴:井(涌泉)→荥(然谷)→输(太溪)→经(复溜)→合(阴谷)。

(2)照海:八脉交会穴,通阴跷脉。

4.经穴记忆龙凤诀(共27穴)

足少阴经二十七,涌泉然谷与太溪,

大钟水泉通照海,复溜交信筑宾接,

阴谷膝内辅骨后,以上从足走到膝。

横骨大赫连气穴,四满中注肓俞脐,

商曲石关阴都密,通谷幽门半寸距,

歩廊神封膺灵墟,神藏彧中俞府毕。

本章节规律总结

一、内踝尖附近诸穴的比较(内踝上八寸以下)

img

二、横纹上附近诸穴的比较 xda1RchJb8wjGB9wnEBxw6oub3nyIGp75Prm5T6mRs1AY2rgr59U6JmvDyN28l70

im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