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结语

前期,围绕肺络病学科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创新,团队已创新性提出“肺络构效”独特的理论研究体系,下一步将针对“肺络构效”理论,实现从内涵到外延的重大创新与突破,并将“肺虚络瘀”“肺热络瘀”病机观及代表方参龙煎剂、清络饮进一步过渡至临床应用与实验研究中,尤其注重理论联系实践、科研成果转化,以及进一步提升中医药防治肺脏病的临床疗效等,为对抗慢性复杂性肺系疾病开辟一条新的路径。

未来,我们将聚焦“以络统病”关键科学问题的诠释及技术壁垒的攻克上,以探究络病辨证方法、方药配伍规律与传统辨证论治之间的区别及联系为切入点,致力于实现临床络病辨证论治的“适用性、具体化、规范化”,深化和优化络病证治体系的构建,进一步开展肺络病理论研究、临床观察及成果转化,切实服务于国家需求和健康事业的发展中。

(吕晓东)

孙增涛

医学博士,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河北吴桥人,天津市名中医,国家卫生健康委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现任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呼吸与感染病研究所所长,天津中医药大学热病与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天津市呼吸病研究所副所长,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区域中医(肺病)诊疗中心学术带头人,中国中药协会呼吸病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病专业委员会名誉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慢性气道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荣获中国优秀呼吸医师奖,天津市“十佳”医务工作者和天津市劳动模范,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非典型肺炎优秀科技工作者,天津市抗击非典型肺炎突出贡献奖,天津市中医药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先进个人,全国中医医院优秀院长,天津市优秀科技工作者,天津市学科领军人才培养计划等荣誉。获得授权发明专利7项;获得教育部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李时珍医药创新奖1项,天津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培养出站博士后、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共60余名。 gOG8MkbCHz8rdJyi54Ks5E5mnJ6OEPW38wh1aUH8JRqfNqrGD94lhei3WOjf8To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