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从事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工作多年,主攻方向是中医药防治气道炎症性疾病及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全程管理,曾先后主持国家重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20余项。
临床中慢阻肺患者对疾病认知有迫切需求,但三甲医院专科医生门诊时间又无法满足患者需求,针对此情况,2010年我在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资助下完成了“北京城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社区管理模式研究”,该研究通过对北京城区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生对慢阻肺的认知情况及患者对社区医生的信任度进行调查,提出“三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家庭保健员/患者共同参与的慢阻肺环状管理模式”。我们在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资助下完成了北京市的示范研究,并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临床专项资助下完成了推广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慢阻肺环状管理模式可以减轻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急性加重的风险,较单一药物管理的治疗更全面。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可以缓解患者症状、增加运动耐力、提高生活质量。
痰热壅肺证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最主要的证候,清热化痰理气法是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痰热壅肺证的主要治法,清热化痰理气方是我在导师武维屏教授治疗痰热壅肺证咳嗽的临床验方蒌芩止嗽煎剂的基础上化裁而成的。临床研究表明,清热化痰理气方有助于改善AE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减少气道黏液高分泌,清热化痰理气方联合西药治疗较单用西药能更好地改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症状,通过调节固有免疫中TLR4-MyD88/TNF-NF-κB信号传导通路及Th17介导的获得性免疫干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炎症反应是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气虚血瘀痰阻证是慢阻肺稳定期的主要证候,我的导师武维屏教授提出益气活血化痰法是慢阻肺稳定期的主要治法,并自拟益气活血化痰方,形成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院内制剂——肺康冲剂,后更名为芪蛭益肺颗粒。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我们以慢阻肺稳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化痰方,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血清中TGF-β、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含量降低,与对照组比较血清中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肽(PⅢP)含量未见升高,这提示益气活血化痰方可能通过慢阻肺患者气道重塑,减缓气流受限进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在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资助下,我在原方基础上进行加减,以慢阻肺并发慢性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基础治疗之上加用中药复方,治疗结果表明益气活血化痰方可以降低慢阻肺并发慢性呼吸衰竭病死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一种具有潜在致死性的严重临床疾患,上气道解剖结构异常、肥胖、高龄、男性、家族史、吸烟、饮酒等都是其常见危险因素,西医学多采取气道正压通气、口腔矫正器、健康宣教等治疗方式,治疗中患者的依从性较差。我们采用横断面研究,分析了400多例OSAHS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特点,以及中医体质与病情严重程度、身体质量指数(BMI)、日间症状之间的关联性。OSAHS患者多肥胖,体质以偏颇体质为主,位居前4位的是痰湿质、气虚质、阴虚质、湿热质,兼夹体质中痰湿质兼气虚质最多,重度OSHAS患者以痰湿质为主,痰湿质与超重程度和OSHAS病情严重程度相关。痰湿质、男性、肥胖为重度OSAHS的危险因素。痰湿质OSAHS患者的睡眠监测指标分布呈现出高身体质量指数(BMI)、高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高呼吸暂停指数(apnea index,AI)、低平均氧饱和度(MSpO 2 )、bMWT期间最低血氧饱和度(LSpO 2 )特点。
国医大师王琦院士强调,OSAHS中医治疗当以“辨体论治”为核心,提出“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是治疗OSAHS的有效思路。临床诊疗时当先辨病,后辨体,结合辨证,序贯用方。我的老师王琦院士从调理OSAHS痰湿体质出发,创消鼾利气汤,体病兼顾,随证加减。临床研究表明,消鼾利气汤可显著改善痰湿质患者临床症状及日间困倦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OSAHS病情,对于轻中重度的OSAHS治疗均具有良好的疗效。
国医大师晁恩祥教授发掘经典理论,创新完善了风咳理论,苏黄止咳胶囊是晁老师在总结治疗风咳经验方的基础上形成的创新药物,被写入了咳嗽诊疗指南,用于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和感染后咳嗽。咳嗽是胸腔镜术后重要的并发症,术后咳嗽的特点符合风咳证,临床应用苏黄止咳胶囊治疗后得到了不错的止咳效果。通过随机双盲单中心研究,结果表明,苏黄止咳胶囊治疗胸腔镜术后咳嗽确有疗效。
胸腔镜术后疼痛证候符合中医金枪所伤之气虚血瘀证,血府逐瘀胶囊源于《医林改错》的经典方剂血府逐瘀汤,可理气活血止痛,我们以术后胸痛患者为研究对象,用血府逐瘀胶囊进行干预,发现与常规止痛药物比较,血府逐瘀胶囊可以更迅速地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
我们以842例经病理确诊的早期肺腺癌患者为对象,采用横断面研究,结果表明,早期肺腺癌的体质分布以平和质为主,与一般人群趋同。除平和质外,早期肺腺癌中阳虚质、气郁质、气虚质占比最多。无证可辨者占总病例数的36.9%。在出现的证候中,血瘀证、气虚证、气滞证、痰热证占比最多。体质与证候的分布均受性别、年龄的影响。体质分布受吸烟的影响,推测吸烟对肺腺癌发生的影响与气虚质、血瘀质的影响相当。
我们还进行了肺小结节中医药干预与非中医药干预的队列研究,明确中药复方辨证论治对肺小结节预后及对患者情绪的影响。初步结果显示,中药复方及全程管理可以改善患者的情绪,减轻患者的焦虑状态。
气虚血瘀痰阻是慢阻肺的基本病机,虚、痰、瘀贯穿疾病始终。痰瘀互结阻于肺络是慢阻肺气道重塑的基本病机,也是导致慢阻肺不可逆气流受限的关键难治环节。我们团队建立了慢阻肺气虚血瘀痰阻证大鼠模型,用益气活血化痰方(芪蛭益肺颗粒加减方)进行干预,体内外实验研究结果显示,益气活血化痰方可以通过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通路,调节MMP-9/TIMP-1以抑制细胞外基质沉积,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重塑,减轻慢阻肺模型大鼠气流受限情况。
气道黏液高分泌是慢阻肺急性加重的主要病理表现之一,是慢阻肺疾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为细菌定植提供了环境。痰热壅肺是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主要证候,清热化痰理气法是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气道黏液高分泌的主要治法。清热化痰理气方是在武维屏教授治疗痰热壅肺证咳嗽的经验方——蒌芩止嗽煎剂的基础上化裁形成的,我们复制了慢阻肺急性加重大鼠模型,通过体内外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清热化痰理气方可以调控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通过免疫应答调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炎症反应以干预慢阻肺急性加重气道黏液高分泌情况。
PM2.5可以诱发气道炎症,导致过敏性气道疾病及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引起慢性咳嗽、过敏性哮喘、慢阻肺、间质病甚至肺癌等疾病。团队针对中药复方干预气道炎症做了系列研究。
(1)玉屏风颗粒干预PM2.5导致气道炎症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PM2.5可通过引起Th17/Treg失衡诱发肺损伤,玉屏风散、过敏煎及过敏煎合止嗽散均可明显改善PM2.5导致的大鼠肺组织病理损害,并可改善PM2.5导致的TH17/Treg失衡。
(2)比较玉屏风散与加味过敏煎对PM2.5诱导的肺泡巨噬细胞吞噬功能障碍及其介导的免疫失衡和肺部炎症反应的干预作用的研究 通过体内外实验证明:①玉屏风散与加味过敏煎通过抑制气道上皮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表达发挥改善PM2.5导致的肺组织炎症损伤的作用;②玉屏风散与加味过敏煎通过下调肺组织FcεRI的基因表达和IgE水平,减轻嗜酸性粒细胞气道炎症;③玉屏风散与加味过敏煎通过抑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磷酸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减轻PM2.5导致的气道黏液高分泌,且玉屏风散的干预作用优于加味过敏煎;④玉屏风散与加味过敏煎通过调节Th17/Treg平衡,减轻PM2.5导致的肺组织炎症损伤;⑤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表明,加味过敏煎和玉屏风散可以通过不同的靶基因起效。
(3)清热化痰理气法中药复方及拆方通过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干预PM2.5所致的气道炎症的比较研究 结果:①清热化痰理气方及其拆方通过降低中性粒细胞浸润减少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形成,进而减轻PM2.5诱导的气道炎症,且清热化痰理气方的干预效果优于清热解毒方和理气化痰方;②清热化痰理气方及其拆方通过MAPK信号通路干预NADPH氧化酶/ROS/组蛋白瓜氨酸化途径调控NETs生成,以减轻气道炎症,清热化痰理气方对MAPK/ERK信号通路的干预作用优于清热解毒方,对P38 MAPK信号通路的干预作用优于理气化痰方,清热解毒方通过ERK和P38 MAPK信号通路调控NETs生成,理气化痰方调控NETs的生成方式与P38 MAPK信号通路相关;③清热化痰理气方及其拆方通过激活mTOR信号通路下调自噬水平,进而干预组蛋白瓜氨酸化过程,最终减少NETs生成,进而减轻PM2.5诱导的气道炎症,且清热化痰理气方的干预作用优于清热解毒方和理气化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