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发展,指出“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一定要保护好、发掘好、发展好、传承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要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中医药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凝聚了千百年来中国人民的智慧,守护着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与健康福祉。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来势汹汹,中医药抗毒方案为全球防控贡献了中国智慧与力量。如今,中医药已经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广泛认可与青睐,成为中国对外交流的一张亮丽名片。展望未来,精湛的岐黄之术必将继续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重要贡献。

为积极推进中医专业人才培养,加强美育教育,塑造美好心灵,激励更多中医人才热爱并坚守中医事业,同时进一步传播中医药文化,弘扬中医药精髓,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我们特此编写此书。本书以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为蓝本,图文并茂,对中医药历史源流、基本概念、理论精义、关键技术等作详细介绍,并融入美育元素,在深入浅出阐述中医药文化精髓的同时展现专业之美,力求通俗易懂、趣味盎然,多角度展现中医思维与专业特色之美,从而提高国民健康意识,增强公众身体素质,减轻社会医疗负担,促进家庭和谐幸福,为中医药专业人才培养及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本书适用于中医药院校新生专业教育,也可作为全民健康读本。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华北理工大学中医学院中医学系全体教师的大力支持。本书第一章由马会霞编写,第二章由邱昌龙、齐峰编写,第三章由闫昕、朱亮编写,第四章由郑彩慧、朱亮编写,第五章由王萌编写,第六章由杨晓溪编写,第七章由张碧溦编写。全部书稿由闫昕进行统稿。愿此书付梓广植杏林,如此,不负先贤济世救人之志!

《隽美岐黄》编委会
2024年12月 Jt6pxgHTilcM5L/MkkrIxTcOnfye/im94yup1cZa4qu/ct67MxLwgRvO2S6Hjq8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