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实事求是求真知,守正创新促发展

周步高(江西中医药大学 科研处处长 教授)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也是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中医药的根本遵循。近年来,北京岐黄中医药文化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在人才传承、文化传播、创新科研、民生服务等方面持续耕耘,不断致力于继承中医药文化遗产、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值此全国中医药博士生学术论坛15周年之际,收到基金会的盛情邀请,撰写“求真之路”论文,我倍感荣幸。在回顾自己曾经获得第六、第七、第八三届全国中医药博士生优秀论文的场景中,结合对“求真之路”的思考,不断梳理、整理这些年来我在中医药传承创新道路上求真问道的心路历程和些许成果,以飨读者,并与万千在中医药传承创新道路中的“求真者”共勉。

一、遵经旨,悟医理,寻真知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智慧结晶,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更在维护人民健康、治疗疾病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一代代伟大医药学家的实践中,通过无数次的人体试验获得了科学可靠的人用经验,给今天的人类留存了一个“道”与“术”相当完善且独具优势和特色的个性化医疗体系。在传承中医药的“道”与“术”的过程中,我一直坚持对中医经典名著的诵读,在诵读中做到坚持思考,静心感悟,不断夯实中医理论功底,提升中医思维能力。我遵循古代医学经典的教导和原则,尊重传统,深入理解并继承古代医家的智慧,客观冷静地观察以求对客观实际的正确认识,对复杂事物进行抽丝剥茧,分步骤、分层次剖析问题,直至接近事物的本质,把握医学的核心原理,结合实际,勇于创新,通过实践来验证和丰富医学理论以寻求真知,不断深入探究中医经典与基础科研的内在联系,并结合自身专业方向进一步提高中医经典理论教学业务素养及旴江医学肝病相关经典研究能力,坚持通过学习理论以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探寻“真知大道”。

二、守本源,创新局,促发展

在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中医药发展具有全球性、多样性和现代化等特征,因此探讨中医药发展新征程,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中医药历史文化悠久,坚持中医自信是传承中医精华,守正创新的基石;创新中医科研是传承中医精华,守正创新的路径。针对上述目标,我作出了如下努力。

首先,我加强对中医经典名方的研究和整理工作,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宝贵药物活性成分和治疗原理,并将其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同时,我建立完善的数据库系统,收集整理各个地区传统的中医经典名方,并进行分类、归纳和标准化处理。其次,我在推广过程中注重科学性与可信度,积极学习运用生物信息学、网络药理学、循证医学等科研方法,综合利用生物学、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基于系统生物学的理论,对生物系统的网络分析,结合自身专业方向,通过对研究药物的活性成分筛选,对特定药物作用机制进行预测、主要活性成分靶点分析及组合药物开发,选取基于经典名方且临床确切有效的方剂进行实验研究,在中医药干预肝系疾病研究新的科学发现的基础上,将自身团队致力研究的相关经典名方或中成药的现代药理研究及作用机制讲清楚、说明白。再次,以“用”为导向,我运用好自身研究的特长,做好中医食疗学、导师专题课、中医基础理论专题等教育教学工作,使个人科研研究成果有效促进人才培养,带领团队整理好“旴江医学肝病思想与临证”相关文献资料,出版成为专著,以助力旴江的学术影响力的提升,通过开展科学研究来验证旴江医学流派中名方名药在治疗特定疾病上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最后,以临床为导向,我持续深耕开展肝病研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基于mTOR信号片仔癀调控肝细胞自噬的肝保护作用机制研究”项目中,我从mTOR信号调控细胞自噬的角度,探明片仔癀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作用机制。我结合自身免疫性肝炎临床发病特点,紧扣细胞保护领域研究的当前研究热点,把握细胞自噬紊乱在自身免疫性肝炎发病中的关键作用,首次阐明了片仔癀促进细胞自噬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作用机制。我通过第二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片仔癀调控肠道菌群-Treg细胞免疫代谢网络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分子机制研究”项目,系统有效验证片仔癀防治免疫性肝损伤的同时,采用环境因子关联法分析片仔癀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肠道菌群、Treg细胞及疗效三者之间的相关性,并全面观察肝和Treg细胞代谢水平及代谢途径的变化情况,明确片仔癀调控肠道菌群-Treg细胞免疫代谢网络治疗免疫性肝损伤的可能作用机制与靶点,探索解决片仔癀是如何通过调控肠道菌群-Treg细胞免疫代谢网络来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关键问题。我在江西省年度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抗新冠肺炎中药研发——‘三方’方剂理论及免疫药理研究”的课题研究中,发现了两方一汤(清热化湿抗毒方、散寒除湿抗毒方、温肺化纤汤)能够明显改善小鼠肺损伤,同时采用肠道菌群-转录组学-流式细胞术联合分析,深度挖掘两方一汤的内在作用机制,靶向探明两方一汤能够通过调节多条信号通路、调控免疫因子及相关细胞表达来干预肺损伤。

三、建团队,聚合力,践初心

我作为江西省重点平台建设项目的负责人,紧密结合中医药发展的重点方向及重点领域,带领团队围绕经典名方开发及其关键共性问题开展创新性研究工作,加强为企业、医院等机构提供技术服务,解决行业发展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力争获得原创性科研成果,推进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我依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青年岐黄学者项目和江西省中医药中青年骨干人才培养项目,积极参与中医药经典理论研修和中医药技术方法探讨,通过不断学习,进一步开拓视野,以期成为专业能力突出、综合素质全面、中医药理论扎实,具有创新性、引领性的中青年拔尖人才。我还组建了中医学学科方向的一支创新团队,带领团队进行教学科研工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江西省的中医学学科队伍建设、促进我校中医学学科进入江西省一流学科行列发挥重要作用。

我一直致力于中医药对肝损伤、肿瘤等疾病的生物学机制研究领域,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20余项,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论著7部(均为副主编)、教材10部(副主编4部),授权专利4项。研究成果先后获得江西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二等奖、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江西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等教学科研多项奖励。我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青年岐黄学者、第二批青年中医药求真学者、江西省中医药中青年骨干人才(第二批)培养计划培养对象、江西省赣江创新人才、江西省省级农业科技特派员、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成员等荣誉称号。2024年6月,我作为主要骨干参与温肺化纤颗粒的研发,该项目实现有效转让,转让金额为3000万元,将带来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通过参加全国中医药博士生学术论坛,我不仅提升了自己在中医药科学研究上的理论水平,而且更加明确了在中医药“求真问道”道路上的方向和路径,同时也清晰地意识到自身存在的短板。下一步,我将继续秉承中医之“大道”,遵循中医药发展的客观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坚守弘扬中医药事业的初心与使命,强化有组织科研,针对中医药基本理论的现代研究、中医经典的传承挖掘、重大疾病的中医药防治等重点方向,以“道”“术”结合的视角,综合提升自身工作和研究能力,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个人微薄的力量。

【特别鸣谢指导老师 左铮云】 Gu/Ep4LKokM2LXS+4N/b4s0rPoP7/Xfg5P6JWv2wOvmy/beV289SnRsMg0CB6IG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