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求真路上的三昧“真”火

李 峰[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 副主任医师]

“三昧真火”源于道教文化,是指存在于人体内的3种火,分别是目光之火、意念之火、气动之火。“三昧真火”用来形容修炼到了一定境界就会出现的一种真火或者一种气,所谓“形神俱妙,与道合真”。作为一个学习中医20载、工作10余载的中医人,我认为,每个人的中医之路都是求真之路,求真路上的“三昧真火”,就是在学习中医、践行中医的过程中不断修炼而有所感悟,不断升华而有所提高。回望求真之路,浅笔摘拙句,万千感触来,淬炼真火终为道,行远自迩为求真。

一、师承平乐,立雪求道初“悟真”

2009年,我考取了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专业的研究生,师从平乐郭氏正骨第七代传承人郭艳幸教授。在学校进行一年的理论学习后,我于2010年7月来到了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开始了跟师学习。在学校的时候,对平乐正骨就有些了解,平乐郭氏正骨起源于洛阳市孟津区平乐镇平乐村,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我国著名的中医骨伤学术流派,盛传八代,距今已有230余年历史。说实话,在刚开始跟师的一段时间,我的内心曾经迷茫过,因为西医骨科发展迅速,分科较细并且相对成熟规范,而对于中医骨伤科的诊治特点和发展,我还持有一些悲观情绪。郭老师看在眼里,并没有评判西医骨科和中医骨伤的孰是孰非,而是一如既往地运用平乐正骨理法方药诊病治病,我目睹了中医药治疗骨伤科疾病的神奇。一位河南商丘的年轻患者,由于车祸导致大腿骨折不愈合,辗转多地求医,均建议二次手术治疗。患者比较年轻,担心落下后遗症,对手术比较排斥,心理压力大,非常痛苦,后辗转到郭老师门诊就诊。郭老师根据他的疾病特点和体质特点,给予院内制剂——特制接骨丸口服,并进行心理疏导,嘱其放平心态,适度进行功能锻炼。3个月后复查,患者骨折痊愈了。经历过一段时间的跟诊,看着那么多患者恢复健康,我的思想也有了一些改变,对中医骨伤和平乐正骨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平乐正骨不仅仅具有丰富的骨伤病诊疗技术,还具有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学术内涵。

随着学业的推进,传承、挖掘、创新平乐正骨学术思想和诊疗技艺成为我研究生课题的主要内容。关于流派的传承、创新,郭老师常讲:传承之真,不是机械地堆砌,而在于追本溯源,做有灵魂的传承;创新之真,不是简单地矫饰,而在于与时俱进,做有生命力的创新。关于中医求真,郭老师又进一步阐释,就是立足于中医思想,运用中医思维,拓宽诊治思路,解决现实问题,突出临床疗效。比如常见的膝骨关节炎,从膝关节开始出现症状到做手术进行关节置换,中间要经历几年甚至几十年,这么长的一段时间,恰恰是中医药大有作为的一个时期。如果在这个时间段,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优势和非手术的诊疗优势,不仅可以缓解症状、改善关节功能,更有可能延缓病程,减轻关节结构的破坏,降低发病率和致残率。老师的教导给我打了一剂强心针,使我对中医骨伤的未来和中医求真有了更清醒的认识,我慢慢融入到了老师的团队。

二、学在星城,探幽穷赜以“求真”

2013年9月,我考上了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专业博士研究生,博士毕业后,我于2018年3月进入湖南中医药大学博士后流动站与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博士后工作站,师从湖南中医药大学何清湖教授和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郭艳幸教授,专业方向是中西医结合。现阶段,由于不良的生活方式所导致的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骨关节炎等常见筋骨系统疾病越来越多,并且呈年轻化趋势,给人们生活和工作带来巨大困扰,我国社会现阶段对于慢性筋骨病的诊治有着巨大的需求。然而,对于这类人群,并没有很好的健康应对策略。着眼于这一时代背景,在两位老师的指导下,我形成了初步研究思路,就是立足中医学治未病理念,运用“中医+思维”,开展平乐正骨养骨理论与中医亚健康学、中医骨伤科学的学科交叉、碰撞甚至融会研究,确定了以中医骨亚健康学的构建作为博士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众所周知,中医骨亚健康学是个全新的事物,概念不清楚,内涵、外延不明确,关于骨亚健康状态的判定、干预原则及转归也没有定式,作为一个新兴的中医学科,一切都要从头开始。通过老师指导,翻阅古籍、查阅文献,与团队成员交流,以及外出开会,向国内从事亚健康工作的专家和治未病工作的专家请教,进行探讨等,我采用文献分析法、调研法、理论评述法及专家咨询法,撰写了《中医骨亚健康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一文。该文立足于平乐正骨养骨理论与实践,回溯了中医骨亚健康学的形成渊源,理清中医骨亚健康学的发展脉络,梳理中医骨亚健康学的理论基础,明确中医骨亚健康学的基本概念,确定常见骨亚健康状态的判定标准、调理原则,规范中医骨亚健康状态的干预方法,初步构建中医骨亚健康学理论体系。该研究为原创性研究,初步形成了骨亚健康的防治规范,有助于指导人民群众建立健康、科学的起居观念。该论文荣获了“岐黄杯”第十届全国中医药博士生优秀论文三等奖。此外,我撰写的《基于平乐正骨养骨理论探讨中医骨亚健康学的学科构建》一文还发表于《中医正骨》杂志。

同时,在研究过程中,站在学科发展的角度,我也在不断反思大健康背景下中医骨伤学科受到的机遇和挑战,撰写了《大健康背景下对中医骨伤科学发展的思考》,该论文荣获《中华中医药杂志》第五届“仁心雕龙”学术论坛优秀论文第二名。在博士后期间,我积极申报课题,其中“‘健康中国’视域下中医骨亚健康学理论的构建”获得河南省博士后科研项目资助。同时,自己作为主编撰写的《平乐正骨养骨学》,于2018年12月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三、学以致用,行稳致远而“传真”

经过2年多的努力,我圆满完成博士后期间的相关研究,于2020年10月顺利出站。人出站了,但学术研究还在继续,工作还在继续,学有所成终为用,百尺竿头更思进,自己作为主编,撰写的国内首部《中医骨亚健康学》,从论证到立项,从撰写到成稿,反复修改,历经6年,该书已经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备案并签订出版合同,计划出版。此外,自己作为主编,撰写了《会说话的小骨头》儿童绘本(全书共4部,16册),于2023年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并于2023年8月在洛阳市新华书店举行了签售会。同时,为了不断完善中医传统文化对构建中医骨亚健康的影响,自己撰写发表了《道家文化对构建中医骨亚健康学的影响》;为了着眼于慢性筋骨病的规范化防治,总结、推广“平乐正骨经验”,撰写了《平乐郭氏正骨流派退行性骨关节病防治平衡观》,该文作为优秀论文,于2024年5月在庆阳举行的《中华中医药杂志》“求真论坛”上进行交流,并于2024年9月发表于《中华中医药杂志》。

另一方面,为了把骨亚健康的理论口语化、大众化、科普化,我深入农村、社区、医院、学校、企业和广播电视台,宣讲科普知识和防病理念。近年来,先后到伊川县中医院、瀍河区第一实验小学、洛龙区宜人路社区、瀍河区北窑社区、洛龙区龙城双语学校、洛阳理工学院、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瀍河区政府、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等进行科普宣讲活动30余场次,科普受众10000余人次;参加义诊50余次,传播养骨技术。自己先后在《新华大健康》栏目及河南卫视、河南省广播电台录制节目8期;作为主创人员,提交的公益科普作品“我和爸爸妈妈不一样——骨骼篇”在2023年全国科技馆联合行动“健康中国”主题科学教育资源征集活动中荣获三等奖;参加2023年度洛阳市第六届健康科普能力大赛,参赛作品荣获二等奖。

在做好临床医疗工作的同时,我也积极参与学术科研活动,不断总结学术经验,开展科研工作。作为主要参与人员,我总结了平乐正骨养骨理论的精华和应用特点,分为理论和实践2个方面,“平乐正骨养骨理论体系的构建与推广研究”荣获2023年度河南省医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总结平乐正骨诊疗方法和优势技术,并开展推广应用研究,“平乐正骨学术思想的总结与转化”荣获2023年度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鉴于在学术方面的成绩,本人也有幸成为湖南中医药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导师。

点滴汇聚,以成江河;梧桐并闾,极望成林。一个人的每一次进步、每一步成长都不约而同地汇聚成一条求真之路。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凡是未来,皆有可期。求真之路上每一次进步、每一步成长都会淬炼成自己人生路上的三昧“真”火,悟真、求真、传真,真真切切,照亮漫漫人生路。

【特别鸣谢指导老师 何清湖、郭艳幸】 Gu/Ep4LKokM2LXS+4N/b4s0rPoP7/Xfg5P6JWv2wOvmy/beV289SnRsMg0CB6IG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