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传承求真创新之路

李建超(西安市中医医院 科教科科长兼眼科主任 主任医师)

求真之路道阻且长 创新抉择勇毅不倒

2013年是我人生变数最大的一年。这一年,“选择”成了我人生的关键词。这一年,我的人生已入中年,生活安逸,工作也已成了日常,没有压力也没有挑战,硕士毕业后临床工作也已11年,职称副高(西医),对眼科常见各种疾病的诊治处理及各种基本手术都驾轻就熟,工作之余,三五好友吃吃喝喝,日子过得顺风顺水,生活的压力荡然无存,从未有过的惬意生活要得尽得。不知不觉间,日子过得飞快。对于救治无效或者治疗效果不好的患者,面对她们的焦虑和困惑,一味地认为当下医学如此,是谁都一样,非人力而可为。恍惚间,意识到中年已至,甚至看到了自己退休生活,一切都会按部就班,该来的自然而然。错愕而震惊,离退休还早,人生已无挑战?那一段时间自己变得恍惚了,到底人该怎样地活着?迷茫加迷惘,整个人都像掏空了一样,自己还年轻,难道就这样熬到退休?

偶然的一次同学聚会,茶话之间,提到曾经的同学,大多都已博士毕业或博士在读,细数未读者只有寥寥几人。猛然间,发现自己已然落伍,心中还有未尽的梦,求学路上,已入半山腰,我还得登临山巅,去看看山顶的风光,突兀还是旖旎?蓦然间,心中泛起一丝亮光,对啊!还要追着光继续寻找,那活着的希望!再者临床多年,也看到了西医学的局限和无助,才想起自己一直未能从事的中医学专业。中医眼科学也已日渐式微,绝大多数都是西医化发展,自己也在治病救人的道路上,离中医学越走越远。思考着自己的离经叛道,幡然醒悟,一定要完成中医眼科的博士学业。然后自己开始了一对一外语学习,开启考博之路,所幸被自己的恩师收入麾下得以继续学习。

读博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选择脱产学习,不光是靠勇气就能完成的一件事,生活的来源、家庭的负担都需要重新布局和思考;除此之外,自己学习能力、知识结构、思维定式,甚至重新适应校园生活,在与年轻一代的同场竞技中完成学业、紧跟老师的学术思想等方方面面都需要重塑,也是我离开校园多年以后重新踏入校园需要直面解决的问题。自己面对的问题都不是问题,通过努力克服、持续学习改进都可以慢慢实现。正当一切都逐步回归正轨的时候,我的家庭却出了问题。由于家庭负担过重,我的爱人双眼视力急剧下降,紧接着出现了下肢麻木、小便失禁等问题,多方求医,多次腰穿,最严重的时候,佝偻着头颅、行动困难。这些一度让我多次萌生放弃学业的想法。还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帮了我们,由于是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理,虽高度怀疑,但关键指标未出现阳性改变,后期经过一年多的康复,爱人的病情逐步得到了缓解,虽偶有复发,但逐渐向好。但爱人的病休,给家庭经济带来了困扰,自己不得已在读博期间开启了打工生涯。苍天不负有心人,经过一系列的努力和亲朋老师的帮助,终于完成了学业,3年之间,半年的进修让自己临床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还有幸承担了研究生创新课题、获得了“岐黄杯”第五届全国中医药博士生优秀论文一等奖及国家奖学金,毕业论文也得以顺利完成,通过答辩,高级职称也得到了晋升。

毕业后的就职选择也非常重要,学习3年,更是让我坚定了重新从事中医药事业的信念和决心。还好自己作为引进人才被西安的一家三甲医院接收,解决了我换城市生活要面临的一切问题。在新的单位得到了领导器重,自己也找到了定位和方向,努力工作和生活,也用自己有限的能力影响着科室的发展。当时医院对科研工作重视程度并不是很高,但是自己还在坚持着做自己。非常有幸,也得益于读博期间自己的沉淀和知识的积累,2018年我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至今还保持着全院唯一记录,帮助医院申请重大专项,在科室引进并开展新技术、新业务。两年以后,科室新旧更替,自己成为科室副主任,负责全面工作,非常好的发展良机使自己有了充分施展才能的舞台,对于科室各种的积习大胆改进,努力创新,率领科室开展防盲义诊,科室的发展也逐步向好,眼病研究所得以成立,“血水同治”眼病重点研究室也获得立项。一切看似顺风顺水的时候,创新发展和固有思想的矛盾逐步显现,科室内部有人面临压力选择安逸,加之医院人事调整,自己肩负临床和行政两个科室的重担,发展之路变得异常艰难,关键时候自己的坚持和坚韧帮到了自己。经历一系列磨合之后,时间让很多事情变得明晰,一切又开始顺畅起来,自己重新获得领导的信任,也在复杂关系和环境中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毕业后的几年,我先后获得了全国中医药骨干创新人才、省级临床研修人才等称号,科研也承担了从国家级到院级的很多项目,包括市级学术流派传承项目,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研究生导师;科室在业界逐步得到了认可,2023年成了省级中医药学会主委单位。随着工作阅历的积累,自己对中医药防治眼科疾病的认知有了本质的改变,兴趣日渐浓郁,凭借自己的中西医专业知识,能够更好地认知中医,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尤其对于探索中医药防治的优势病种及关键点,都有很好的帮助。

在学术上:①恩师从眼睛本身的生理特点及眼科疾病的病症特点总结出眼科疾病多具有“血瘀水停”的病因,因此在中医药治疗眼科疾病的时候,需要在辨病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结合这一特点加以干预治疗,即合理使用“活血利水”之法加以治疗,并遵从这一特点及疗法,针对不同疾病及围手术期患者进行了系列临床及基础研究,证实了这一病症特点的存在及“活血利水”法干预治疗的临床疗效。②针对眼底疾病多伴有新生血管的形成,进行了一系列中医药抗新生血管及抗VEGF的初步研究,利用蛴螬提取物治疗动物模型眼AMD的相关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初步证实其防治AMD及抗VEGF的实际效果,进一步证实了其局部用药具有全身用药一致的作用效应;就其提取制备工艺拟进行进一步改进,并深入进行临床研究。③提出清润内外双解法。干眼症被认为是一种慢性功能性眼病,在治疗中需要内外结合的方式,且目为上窍,清阳出上窍,因此治疗此类疾病应注意脾主升清的作用,药物用量宜轻,适宜用花类叶类的药物治疗,如密蒙花、菊花、桑叶、蝉蜕等。④中医药在糖尿病眼病、老年性黄斑变性、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等眼底疾病的治疗,以及干眼症、青少年低视力防控、免疫相关性眼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防治上有独到的优势,可以进一步开发利用,比如建立相关中西医结合医疗中心及研究室,探索改变现有此类疾病的诊疗模式。

努力总有回报,自己又经历了人生一个重要的阶段,每天都让自己变得更好。经过多年的努力和积累,找我看病的患者也越来越多,在完成自己日常工作之余,也尽自己所能,开启网上问诊服务,尽可能帮助和解决患者的疾患和疑虑。目前的工作主要想借助中华中医药学会的工作,致力于推动中医眼科事业的发展和中医适宜技术的下沉,希望能够尽自己微薄的能力对中医药事业有所贡献。在自身学术能力和认知不断深入的同时,也越来越认识到了中医药传承的重要性,科室和自己都太需要“传帮带”了,如果有一位名中医的指引,也许就不需要自己凭借低浅的中医药知识在临床上来回摸索,也就不用把有限的精力放在浩如烟海的中医药知识里苦苦求索了。

非常有幸,自己在几近知天命的年纪,能够重新认识中医,学习中医,并能够用中医药知识帮助患者,更幸运的是,能够拜入王老师门下,学习彭氏眼针,同时能够拜入国医大师杨老先生门下,继续开启中医药学习之路,真是三生有幸。聆听先生的指拨与教诲,感受大医风骨,耳濡目染,开启我的一段新的历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前行的路上传承创新是主题,自己将用所长,为先生的学术思想的长存与发展、泽被后世,尽传承创新之职,同时把中医眼科的故事继续推广、讲好。

【特别鸣谢指导老师 彭清华】 0M8hnuafuAT+CZaffRg6NRrt0g4kp9M3++8ZGK+2eWMbTSSN9oYIYk6tOTliRZm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