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中医求真之路

刘未艾(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内科第二党支部书记/针灸推拿康复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医药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成为中华民族的瑰宝。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医药面临着诸多挑战和质疑。作为一名中医药的学习和实践者,我深知求真之路充满艰辛,但也坚信只有不断探索和创新,才能让中医药焕发新的生机。

一、我的求真之路·伊始篇

我的求真之路始于一场意外和一次奇迹般的康复。幼年时,一次玩耍中的不慎导致我突发面瘫,但在一位当地中医的针灸治疗下,我迅速恢复了健康。那时,针灸就在我的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1992年,我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入了湖南省中医药学校,现为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在长辈的鼓励下,我选择了“针灸推拿学”,心中的那颗种子开始萌芽生长。中专学习期间,我深感自己知识的不足,于是毅然加入了自考的行列。1996年,随着中专生涯的结束和大专文凭的获取,我进入了长沙汽车电器厂职工医院,开始了我的职业生涯。

然而,同班同学考上研究生的消息如同一记警钟,让我开始对现状进行深刻反思。我渴望更深入地学习,决心不让后悔和遗憾成为我人生的主色调。考研之路充满挑战,尽管已有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让我在工作中游刃有余,但面对考取研究生的学业压力,这些远远不够。我选择了重新出发,租住在一个狭窄潮湿的楼道小房间,那里只有一张桌子、一张床、一盏灯和堆满书的角落。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埋头苦读,夜以继日,只为了那一线希望。2001年3月12日,浙江中医学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传来了好消息,我以全系第一的成绩被录取。我人生中的转折点就此开始,这一成绩不仅是对我的肯定,也是对我的坚持和努力最好的回报。研究生毕业后,我没有停下脚步,继续攻读博士和博士后。我始终相信:“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如果没有明确的方向,那就不要停下脚步,永不停歇,永远前进!”这句话成了我求真之路上的座右铭,激励着我不断探索中医药的深奥之处,追寻着知识的光芒。从中专-大专-硕士-博士-博士后,在这一条铺满玫瑰与荆棘的路上,中医针灸这颗小小的嫩芽种子逐渐长成了一棵生机勃勃的大树。

二、我的求真之路·深耕篇

在多年的中医药研究生涯中,我主要专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女性生殖疾病、偏头痛3个方向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果。

首先,依托中医经典理论,我探讨了隔药饼灸和电针八脉交会穴(如内关穴、公孙穴)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机制。通过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支持,应用多组学技术,从HPA轴、CRF1-CRF2及ICC细胞自噬等多个角度进行了基础研究,阐明了其疗效和作用机制。这些研究成果促进了八脉交会穴在临床上的应用,揭示了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起效机制,以此为基础,我指导研究生获科技创新课题3项,获省部级自然科学奖及科技进步奖3项,厅局级科技奖9项;累计发表论文20余篇,培养硕士研究生7名,其中湖南省优秀硕士毕业生3名,获湖南省优秀硕士论文1篇。

其次,基于中医理论经络辨证中的依部辨经法,我从NF-κB信号传导通路切入,探讨了电针少阳经穴防治偏头痛的作用机制。通过主持中国博士后科研项目,为电针治疗偏头痛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并形成了可广泛应用的临床推广方案。在此基础上,我指导了2项研究生创新课题,获厅局级科技奖2项;累计发表论文10余篇,培养硕士研究生4名,其中湖南省优秀硕士毕业生1名,获湖南省优秀硕士论文1篇。

近年来,我有幸拜师在全国名中医、妇科名家尤昭玲教授门下,加上全国“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中医针灸名家常小荣教授,在两位德高望重的恩师细心指导下,我得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眺望”,深入探索和研究了女性生殖疾病的针灸治疗方案。在尤氏女性生殖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女性生理特点,我提出了多项创新针灸疗法,如“助卵养巢”针灸方案、“生殖十八针”“调经促孕十八穴”等,获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重点项目、湖南省卫生健康委重点指导课题的资金支持,形成独具特色的女性生殖疾病针灸治疗方案,并出版专著《女性生殖疾病的针灸临床治疗学》,发表相关论文9篇。在成果应用转化方面,我还主持设计并发明了一种温针灸防烫装置,获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湖南省医学科技创新大赛奖2项;在《针刺研究》发表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论文1篇,获湖南省首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该研究成果在世界针灸学术大会曾做专题报告,小规模量产后在网店销售,并推广应用于湖南省内多家三甲及基层医院,大幅减少了温针灸治疗中的烫伤事故,确保了临床治疗的安全性,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温针灸的进一步发展与应用。这几年,我成功入选第四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湖南省“121”创新人才工程第三层次、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医学学科骨干人才、湖南省“十四五”第一批青年神农学者培养对象,获第十二届湖南省青年科技奖、湖南中医药大学“对标争先”双带头人标兵、“师德师风先进个人”、“优秀研究生导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首届“中青年名医”等多项荣誉。

三、我的求真之路·实践篇

在我的求真之路上,我深信“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一古训,并始终将之作为实践中医之道的座右铭。我认为,在临床工作中,深厚的经验比什么都踏实。从医28年来,我致力于中医临床和教学,特别是在中医妇科疾病、中风、头痛眩晕、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疾病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王女士的故事是其中一个特别的例子。

43岁的她,因为卵巢功能低下,在11年的婚姻里一直未能怀孕。尽管她尝试了辅助生殖技术,但因为优势卵泡少和卵子质量差,两个周期的尝试均以失败告终。在经历了漫长的求医过程后,她找到了我。详细了解她的情况之后,我为她定制了一个中医治疗方案,涵盖了中药、特色针刺法和艾灸等,最终让她成功受孕生子。

中医学认为,女性特有的生理活动如月经、妊娠、产育和哺乳等,都以血为主要运行之物,这使得女性特别容易出现气血不平衡的情况。外在环境的影响、情绪的波动、不规律的生活习惯及体质因素,都可能导致机体脏腑功能失常,进而影响女性的生殖健康。基于这样的理解,我通过调理王女士的气血,改善了她的整体健康状况,特别是她一度功能低下的卵巢,最终成功恢复了卵泡的自然成熟和排出。半年后,王女士自然怀孕了,她和她的丈夫满怀喜悦地期待着新生命的到来。

这个案例再次证明了中医药在治疗女性生殖疾病方面的独特优势和深厚的科学基础。站在患者的角度,深刻理解她们的每一份悲喜,用真诚和关爱去温暖每一颗忐忑的心,是我行医的原则。我始终坚持经济实用的治疗原则,对每一味药物都精心斟酌。从“砭而刺之”的针法到“热而熨之”的灸法,中医药的每一种治疗手段都蕴含着深邃的医学智慧。“一针止痛,一针见效”,在针灸的奇妙世界中,我仍在不懈追求岐黄之道的至精至微。通过像王女士这样的成功案例,我更加坚信中医药的力量,也更加坚定了我在求真之路上的步伐。

四、我的求真之路·展望篇

在长达数十年的中医药研究与实践生涯中,我深刻地认识到中医药是一门深奥且充满智慧的传统医学,它不仅仅是治疗疾病的手段,更是一种维护健康、预防疾病的哲学和生活方式。中医药的理论体系独特,强调阴阳五行平衡,注重疾病预防,强调个体化治疗,追求身心合一的健康状态。通过我的研究和临床经验,我更加确信中医药在当代社会中的价值和潜力,尤其是在功能性消化不良、女性生殖疾病、偏头痛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展现了中医药治疗的独特优势和科学基础。

然而,中医药的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包括科学研究方法的现代化、国际化标准的建立以及中医药知识的传承与创新等。为了推动中医药的进一步发展和国际化,我辈中医人需要深入研究中医药的理论体系和临床应用,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验证中医药的疗效和机制,同时加强中医药教育和人才培养,促进中医药的科学化、标准化和国际化。

展望未来,我对求真之路充满憧憬。在现有研究基础上,我将继续深化中医药的理论研究,深入挖掘功能性消化不良、女性生殖问题、偏头痛这几个领域,同时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探索中医药治疗的现代生物机制。我还希望能够通过国际合作,将中医药的理念和技术推广到世界各地,使之更加现代化、科学化、国际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受益于中医药的智慧。作为一名博士生导师,我将投入更多精力培养和吸收更多优秀的中医人才,开展跨学科合作,推动中医药的创新发展,提高中医药的新质生产力。我坚信,只要我们不断努力探索,中医药定能在全球健康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总之,中医求真之路是一条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道路。我将怀着一颗谦卑而坚定的心,不断学习、实践、创新,努力让中医药在现代社会中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芒。

【特别鸣谢指导老师 常小荣】 +Ep2DVWFABlMzAcqCdpniKV/JrQrknEfGjPpHadgkhsdTcI6M9cYsy9xTAsDnY/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