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中流击水正当时

付渊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针灸诊疗中心副主任 主任医师)

“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不断为增进人民健康做出新贡献,为健康中国建设谱写新篇章,努力开创我国卫生健康事业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首个“中国医师节”时的寄语鼓舞着广大医务工作者,而我正是这医务工作者中的一员。12年前,怀揣着对医药卫生事业的热情和憧憬,我迈进了北京中医医院的大门,成为了一名始终“在路上”的医务工作者。

一、扎根临床,百炼成钢

十余载宽街风风雨雨,记录着我成长的足迹。医生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漫长且又辛苦的。初入临床时我深知需努力学习,提高临床技能,训练临床思维。从起初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熟悉后逐渐适应门诊工作,到如今对疑难危重病诊断、鉴别及治疗的得心应手并能指导下级医师,这均受益于12年来临床工作的长期磨炼及前辈的指导。在担任住院医师期间,我苦练本领,精益求精,经手的出院患者每年累计400余人次,参加危重症抢救50余次。其中2014—2017年连续4年获评北京中医医院“患者满意的医师”“优秀住院病历书写医师”。因为热爱、因为敬佑生命,我们日夜兼程、不断学习、不断超越。在担任执行主治医师期间,我先后赴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天坛医院神经介入科进修学习,以提升专业能力,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2017年12月,北京市怀柔区中医医院正式成为我院托管医院,为促进该院学科建设,提高诊疗服务能力,2018年北京中医医院与怀柔区中医医院开展康复科大科联合共建计划,在此期间,我担任北京中医医院怀柔医院针灸康复科主任,积极指导康复科学科、专科建设工作,有效促进了科室整体诊疗能力的提升。2022年疫情期间,在抗疫之余,我依然坚守临床一线,在担任病区执行主治的同时,年门诊量8000余人次,排名全科第2。12年来,我先后获得北京中医医院优秀青年医师、优秀执行主治医师,北京市东城区卫生健康系统青年优秀医师“最佳敬业奖”等荣誉。

孟子曰:“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医患沟通为临床医生最基本的技能,其可以打开医患和谐之门,对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医疗质量均具有重要意义。在临床工作中我认真对待患者,关爱患者,多次受到患者好评,收到患者锦旗,并实现医疗“零”投诉。

习近平总书记曾言:“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坚守医者初心,牢记使命担当,秉承“仁术勤和”院训,在医院与科室领导的指导下,以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及名家经验,踏实工作,以精益求精的专业技术、良好的态度,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在“医路”中践初心,展芳华,承岐黄之术,护人民健康。

二、深入科研,追求卓越

机制研究可以揭示经验上“熟知”背后的科学内涵,使这些“熟知”成为“真知”。临床医生在积累大量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学习基础研究技能,训练科研思维,对从临床中发现科学问题、在基础研究中寻找答案并反哺于临床,意义重大。然而诸多临床医生在基础研究方面面临时间有限及未接受系统基础科研方法学训练等诸多考验。得益于科室临床科研一体化的工作,我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之余,克服种种困难,查阅前沿文献,开阔思路。为进一步明确针灸干预疾病起效背后的潜在机制,10余年来,研究团队围绕缺血性脑卒中、神经源性膀胱、膝骨关节炎、耳鸣、耳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针灸优势病种,进行了一系列相关研究工作,并先后成功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北京市首都临床特色诊疗应用项目、北京市医院管理局“青苗人才”项目,并取得一定成果,相关研究成果也已发表在国内外权威期刊上。其中,累计发表中文核心期刊文章60余篇,SCI论文10余篇,获批实用新型专利1项。此外,还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项,中国针灸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中华医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项。在大科联合攻坚期间,协助北京中医医院怀柔医院针灸康复科稳步运行学科6项科研课题,申报市级、区级科研课题2项,并成功申请怀柔区科技计划项目1项,提高了托管医院整体科研水平。上述课题研究传承了我科独具优势的贺氏三通法等特色疗法,在临床疗效的提升上亦发挥了关键作用。

此外,本人作为我院针灸学科后备带头人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的学科组长,在学科带头人的带领下,统筹协调学科组成员完成了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申报,全国青年文明号复审、重点医学专业验收,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北京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申报,科研月考核,临床科研一体化等诸多重要工作。

后续本研究团队将进一步以临床优势病种为突破口,完善缺血性脑卒中、神经源性膀胱、特发性耳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中医特色诊疗方案,不断提升临床诊疗能力和临床疗效,揭示其起效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医学证据。

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医者,悬壶济世;师者,传道受业。北京中医医院同时为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临床医学院及北京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这也赋予了我医者与教师的双重身份。立德树人为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临床教学又是医学生向医生转变的重要桥梁,而临床教师就是医学生的领路人,临床教师的言传身教对于学生医学观的形成至关重要。坚守初心,潜心教学,传道受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一名临床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担当。我以身作则,始终以“做好教学工作是传承和发扬中医事业的必由之路”为指引,积极承担首都医科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课堂教学、临床实习、规培带教、规培出站等工作,先后成为首都医科大学及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所指导的研究生也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学校奖学金,以及获评北京市三好学生、优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等荣誉。本人也多次被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评为本科毕业设计优秀指导教师,获得北京中医药大学优秀指导教师奖。我时刻教育所带研究生立崇高志向,明大医之道,修济民之学,传岐黄之术,为将来成为医学领域优秀人才打下坚实基础。接下来我将进一步健全研究生培养思路,完善培养机制,分层次对研究生进行针对性培养与发展,立足于临床,将培养重点放在临床、科研能力的基本功训练上,并引导学生从临床中发现新的科学问题,提出创新、合理的科研思路,将科研作为解决临床问题的手段,提升研究生综合能力。

四、勇担责任,深入一线

为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京蒙帮扶这一北京市对口向内蒙古提供医疗帮扶的一大项目应运而生。2019年在市、区卫生健康委的统一安排部署下,我奔赴内蒙古奈曼旗蒙医医院开展对口帮扶工作。帮扶期间,在完成日常医疗工作之余,我多次开展火针疗法专题培训,帮助当地医生掌握火针技术,促进火针技术的推广应用,借助火针有效易行的优势,帮助奈曼百姓解决顽疾。此外,帮扶期间我还支持、推动了该院疼痛专台的建立,提高了帮扶医院专科诊疗能力,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被帮扶医院评为“先进工作者”。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新冠疫情暴发时,我听从党的号召,先后两次出征支援北京小汤山定点医院,累计支援70余天,支援期间在新冠感染患者确诊病区参与救治工作。作为我院医疗队中的唯一一名针灸医师,我发挥专业特长,制定新冠感染患者针灸治疗方案,同时发挥中药在新冠感染治疗中的优势,通过四诊合参,运用培土生金法激发患者的肺脾正气,驱除疫邪以截断病势,并通过调神理气来缓解确诊患者伴随的焦虑、抑郁情绪,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看到同批医疗队员因高强度工作而疲惫时,我还主动运用针灸、耳针等中医技术为本院和其他医院队员缓解疲惫和不适,保证了医疗队持续、高效、出色地完成支援任务。在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我积极参与核酸检测工作,圆满完成上级赋予的各项任务。疫情后期则闻令而动,主动报名支援新国展方舱医院,后又转战支援我院亚重症监护室。随后又支援我院发热门诊,在新冠疫情的防控中发挥中医优势,展现中医力量,我也因此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在习近平总书记统筹发展与安全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国家中医疫病防治队应运而生。我作为队员之一,积极参与日常培训,牢牢掌握过硬本领,为建设健康中国、平安中国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指间流沙,匆匆不待。行医10余年来,一直在学习、成长的路上,在伴随患者穿越苦难,愈后而笑的医术成长之路上;在不断重复,愈加精彩的科研之路上;在启迪后学,薪火相传的教育之路上;更在寻明医之道,传岐黄之术,主动担当,勇毅前行之路上。中流击水正当时,后续我将立足岗位,永葆热情,不畏艰难,奋勇前行。

【特别鸣谢指导老师 王志新、邹亿怀】 0M8hnuafuAT+CZaffRg6NRrt0g4kp9M3++8ZGK+2eWMbTSSN9oYIYk6tOTliRZm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