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修德高寿者举隅

(一)重修德,善养生

彭祖

《搜神记·卷一》称:“彭祖者,殷时大夫也,姓彭祖,名铿,帝颛顼之孙,陆终氏之中子。历夏而至商末,号七百岁。”而《神仙传》则记录,彭祖是遗腹子,3岁又失去了母亲,由于战乱,一直过着流离失所的生活,但是,由于他注重修德,善于并精通各种养生术,所以一直活到800岁。

由于古代的纪年法与现代有所不同(据古时大彭氏国实行的“小花甲计岁法”推断,即60天为一年),据考证,800岁也相当于现在的140岁。

(二)爱自然,爱生活,上善若水

老子

关于老子的传说有许多版本,但关于老子的年龄,比较统一的说法是160岁。

从生平德行来看,他是一个非常注重道德修养、无为清净且严于律己的人;他诲人不倦,是一个对世界充满热爱、对生活充满热情、智慧无比的思想家;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伟大的哲学家。他的传世之作就是五千言的《道德经》,书中关于上善若水的论述充分体现了他的道德观与良好的道德修养。“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上善如水,水有利于万物却从不居功,所以接近于道。上善的人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心要像水那样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样相亲,言语要像水那样真诚,为政要像水那样有条有理,办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行为要像水那样等待时机而动。正因为像水那样与万物无争,所以才没有烦恼。没有烦恼则无思想之患,无病无忧,故能享受天年。

现代生物学认为人的寿命等于生长期的五倍,即男性生长期是25年,女性生长期是23年,所以按照这个公式,人的自然寿命至少都是一百多岁。而现实中为什么大多数人没有活过一百岁呢?原因就是不善于养生。

(三)仁者爱人

孔子

孔子是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和仁。其中,礼为道德规范,仁为最高道德准则。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有了仁的精神,礼才真正充实。在道德修养方面,他提出树立志向、克己、践履躬行、内省、勇于改过等方法。

孔子幼年丧父,青年丧母,父亲逝后,家境贫寒,母亲逝后,孤独无依。但他并不讳言自己的苦出身,为了生活,吃苦耐劳,做过许多底层贫民的营生。他刻苦读书,果然“三十而立”成为中国古代杰出的教育家。他一生游历丰富,在漫长的游历中悟出精辟的人生哲理,并且在游历中生情怡情,在游历中悟道传道。他提出“仁者爱人”并践行,让自己成为一个人格和道德高尚的人。因此,他也享有73岁高龄。在当时社会平均年龄不足30岁的时代,73岁已是长寿之人。

(四)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张仲景

张仲景,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其著述的传世之作《伤寒杂病论》对后世的医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成为高等中医药大学的经典著作教材之一。在《伤寒论·序》中,体现了他强烈的忧国忧民及其担当医之重任的决心,也才有了伟大的医学著作的传世。也正是这种人格精神,成就了他高尚道德的修养,也享受了较高的年寿,在平均年龄只有27岁的东汉末年,张仲景享有65岁高龄,也体现了“德者寿”的规律。

(五)大医精诚

孙思邈

孙思邈是唐代著名的医药学家,中医医德规范的制定人。孙思邈自幼多病,立志学习经史百家著作,尤其热衷于医学知识。青年时期就开始行医乡里,并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他对待患者,不管贫富老幼、怨亲善友都一视同仁,无论风雨寒暑、饥渴疲劳都求之必应,一心赴救,深为群众崇敬。当时的唐皇帝曾多次招他任国学博士、谏议大夫等职,均被他谢绝。他倾尽毕生精力致力于医药研究,为后世留下了非常宝贵的医药学著作,尤其是在医德方面,他身体力行,写下医家必遵的医德规范《大医精诚》。修德、修身、养生、善心之人当享受高龄长寿,孙思邈寿101岁。

(六)才高志远 忧国忧民

喻嘉言

喻嘉言作为本书主人公、明末清初三大名医之一,自幼聪慧,成年后胸有忧国忧民之志。45岁考中贡生,虽才高志远,但郁郁不得志,遁入空门又出禅攻医,对医术精益求精,对患者热情周到,注重修德,修身养性,精神矍铄,享年80岁。在其年近80高龄时还与国手李元兆对弈,长达3天3夜,局终胜而收子,溘然逝世。

(七)仁心仁术 德寿典范

邓铁涛

邓铁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届国医大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名老中医,内科专家。生平致力于中医药学研究,对医术精益求精,对患者极端热忱与负责,德行高尚。虽一生成就无数、救人无数、获奖无数,但从无追名逐利之心。他在笔记中写道:“我能留给儿孙最大的遗产为仁心仁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如此高尚的人格与道德修养,成就了他104岁的高龄,亦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德者寿之典范。 s/zr8s8zkDxCvPt6w8N2n9QdeLheSS58/ZEMvLYa9h55aQxC603zOyCpe3BRE5A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