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修德法

德,即道德,品德,品行。修德,即道德修养。养生必先养德,养德方能养生,大德必得其寿,即道德崇高者可以长寿。德者寿,仁者寿。如《礼记·中庸》引孔子:“故大德……必得其寿。”注重突出个人养德的主动性,来达到道德自我完善的境界,是长寿的基本要素。要把道德修养、品德仁爱作为养生之最高准则,就是要符合道之德,只有道德俱足的人,才能达到修心养身的最高境界。现代心身医学理论认为,人是大脑皮层统率的完善生物体,因此,心理因素对人的健康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道德感是人的一种社会性高级情感。自我道德感的满足,缓解了这方面的情感矛盾,减少了心理冲突,并通过大脑皮层给生理机制带来良性影响,从而有益于人的健康。明·吕坤《呻吟语》说:“仁者寿,生理完也。”即仁者在形、神诸方面都完全具备了有利于生命延续的全部积极因素。

长期的养生理论与实践研究使我们认识到:当下养生首先要做好四点:一是要把握当下,听党话,跟党走,天天都是好日子。二是要认真读书,积极吸收新知识,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三是要有包容和关怀之心,与家人及同事友好相处,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四是要保持身心健康,注重医疗保健,有道德信仰,多做利国、利民、对社会有利益的好事、善事,寻找精神上的快乐与寄托,遇事顺其自然而为,用爱人之心做事,用感恩之心做人。 s/zr8s8zkDxCvPt6w8N2n9QdeLheSS58/ZEMvLYa9h55aQxC603zOyCpe3BRE5A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