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喻嘉言在明末清初的医学星空中,绝对是一颗太白金星,朝升夕显,煌煌有烂,光照环宇。论思想,他洞透古今,捭阖上下,指陈得失,议论风发,鲜有望其项背者;论文采,他口吐莲花,眉传瑞锦,笔下惊涛,波诡云谲,真能卷起千堆雪;论情性,他混迹尘埃,出入三教,睥睨人世,率性而终,至死不输一局棋。

喻嘉言是个有思想的人,他是江西医家中最具理论创造精神的代表性人物。他的名著《尚论篇》《医门法律》《寓意草》全部入选《四库全书》。喻嘉言的“大气论”“秋燥论”“脾胃理论”“幼科医论”“三纲鼎立”等说,均独树一帜,为世人所推崇。其中,“秋燥论”是《素问》“秋伤于湿”的驳误之作,“大气论”是《黄帝内经》“大气”的发挥之作,均不同程度地深化了《黄帝内经》理论研究,而“三纲鼎立”是揭橥《伤寒论》纲领的法窍之作,对提高临床思维富有启示作用。

“秋燥论”是喻嘉言《医门法律》中的一篇,该篇提出了“秋伤于燥”这一著名命题,并对燥邪的性质、致病特点及治疗方法等进行了比较系统而全面的论述,颇有发明,受到后世广为推崇。

喻氏“秋燥论”首先辨正《黄帝内经》“秋伤于湿”之误,应为“秋伤于燥”,认为四时六气各有所主,四时所伤,多伤于其主令之气,这是符合自然气候变化的客观规律和临床实际的。

喻氏“秋燥论”中对燥气致病的病机进行了深入的阐发,并引证《黄帝内经》“燥胜则干”之论,说明燥气致病以干燥为特点。其临床表现,在外为皮肤干燥皴揭;在内则津液耗竭,精血枯涸,肉烁而皮著于骨。究其原因,皆由于燥气所伤。论其病机,则为燥气过甚,戕伐肺金。

至于燥气为病的治疗,喻氏主张清燥救肺,以甘柔滋润之品组方,使肺气得润,治节有权,清肃之令得行,则诸气之顿郁自解,诸痿及喘鸣皆愈。其所创制的清燥救肺汤,以霜桑叶清润肺金为君,配伍麦冬、阿胶、胡麻仁等滋肺润燥,石膏清肃肺热,枇杷叶润肺下气,并以人参、生甘草养肺胃之气津,而收培土生金之效。

“大气论”是喻嘉言学习研究《黄帝内经》的心得体会。喻氏根据《素问·五运行大论》的“大气”说,体会到天地间万事万物的生成变化皆源于大气,大气的运动不息是自然界一切运动变化的根源,天地间一切有生之物的发展过程都是大气作用的结果。他特别强调有形之物对无形之气的依赖作用。

喻氏认为,人与天地相应,人的生命活动及生命过程都与人自身的大气密切相关。人的气血循行环流及一切生命活动无不依赖于胸中大气的推动和维持。

他认为大气抟聚于胸中,包举于心肺周围。胸中大气既不同于膻中之气,也有别于宗气、营气和卫气。胸中大气是诸气之总司,具有统摄和推动的作用。

胸中大气的本质就是胸中阳气。喻氏“大气论”为临床治疗胸中大气异常造成的疾病提供了可借鉴的有益参考。他特别强调临床治病要注意保护胸中大气,用药不可误伤胸中大气,以免造成次生患害,这对指导临床治疗用药具有积极意义。

“三纲鼎立”是喻嘉言研究《伤寒论》的发明。喻嘉言受“风伤卫”“寒伤营”“风寒两伤营卫说”的启发,在《尚论篇·论太阳伤寒证治大意》中提出:“风则伤卫,寒则伤营,风寒兼受,则营卫两伤,三者之病,各分疆界。仲景之桂枝汤、麻黄汤、大青龙汤,鼎足大纲,三法分三证。”风伤卫指风邪入卫则脉外浮,用桂枝汤解肌;寒伤营指寒性收引则腠理闭密,用麻黄汤散邪外出;风寒两伤营卫,腠理闭而烦躁则用大青龙汤。后来,学界把他的这种观点称为“三纲鼎立”学说。喻嘉言这种把病机和方药结合的思想体现了他对《伤寒论》的创新性理解,是《伤寒论》错简重订派的主要学术思想之一。喻嘉言所著《尚论篇》为研究《伤寒论》提供了新的思路,后代医家张璐、吴谦、吴仪洛、程应旄等人在“三纲鼎立”学说的基础上对《伤寒论》进行了更多的阐释发挥。

喻嘉言是个有文采的人。《清史稿》称其“幼能文”,年轻时就是写文章的一把好手,惜其只有医书遗世,诗文诔颂未有片纸流传。然喻氏医书绝非一般郎中之作,其遣词之精警,造句之瑰异,往往有鬼斧神工之妙。读其序,览其论,研其医案,无不令人称奇,叹为观止。

如《尚论篇》自序:“昌不揣,尝慨仲景《伤寒论》一书,天苞地苻,为众法之宗,群方之祖,杂以后人知见,反为尘饭土羹,莫适于用!兹特以自然之理,引申触类,阐发神明,重开生面,读之快然,觉无余憾。”盛赞仲景之后,指陈时弊一针见血,敢于担当毫不含糊。

又如《寓意草》自序云:“夫人生驱光逐景,偶影同游,欣慨交心,况于生死安危,忍怀侥幸。芸芸者物也,何以不格?昭昭者知也,何以不致?惟虚惟无,萌于太素者意也,何以不诚?格一物即致一知,尚恐逐物求知,乃终日勘病,不知病为何物,而欲望其意之随举随当也,不亦难乎?”医之所系,生死安危,岂可侥幸?医者意也,格物致知,何以不诚?勘病唯真,随举随当,谈何容易!

《寓意草》李萍槎案载:“老先生玉体清瘦,淡泊宁静以御神,病邪无以窃入,虽食饮素约,然三日始一更衣,出孔比入孔尤约,故精神有余,足以虑周当世,而中外倚毗壮猷。”案主形貌,一如曹雪芹笔下人物,清爽可爱,而食饮如厕之事,更显其文学描摹功夫。

最让人称羡的是《秋燥论》写秋天:“新秋月华露湛,星润渊澄,天香遍野,万宝垂实,归之燥政?迨至山空月小,水落石出,天降繁霜,地凝白卤,一往坚急劲切之化……”(《医门法律·伤燥门》)完全是诗化的语言,其意境,其标格,医学史上空前绝后,无与伦比。

喻嘉言也是个性情中人。他生当鼎革之世,家国之情,血气之性,均在时局的激荡风云中,或撕裂,或摔打,或锤炼,有时豪情满怀,有时慷慨悲歌,有时潸然泪下。一生中既有色彩斑斓的一面,也有水墨暗淡的时候,但总的来说,他与钱谦益、李延昰为友俦,终为一代堂正之士。

喻氏少年聪颖,博极群书,“学足以达三才,智足以周万物”,自命不凡,然科场淹滞,久久不拔。四十五岁中了个副榜,按捺不住愤青的性子,上书言策,欲有所为,其精神气概可见一斑。

喻氏寓居京城多年,眼看着幽燕大地虬攀莽盘,景山之上鸦鸣雀噪,紫禁城中梁柱将圮,知道大明气数已尽,转而批鬀为僧,想在梵宫空门中寻个清净去处。

但喻氏毕竟是志意难平之士,心中未了怎耐得木鱼声声,蓄发还俗也就顺理成章。从此,遁迹医林的他竹杖芒鞋,浪游三吴,“爰放情于江海,甘取逸于邱樊”,后即侨居常熟,课徒授业,终老于斯。喻氏悬壶之余,颇能坐隐,八十岁时手谈三昼夜,无疾而终,成为杏林一段永久的传奇。

因为有思想,人生才会有智慧;因为有文采,人生才会有光辉;因为有情性,人生才会更真实。善养生者,若能取法喻嘉言,必得此中三昧矣。欣逢《喻嘉言养生法》出版,谨为序。

蒋力生
序于江西中医药大学健康养生研究所
2024年1月18日 s/zr8s8zkDxCvPt6w8N2n9QdeLheSS58/ZEMvLYa9h55aQxC603zOyCpe3BRE5A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