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1 因为你不懂攻击者的目的

在保障信息安全时,如果没有明确界定需要防范的对象和需要保护的对象,就无法充分发挥防御措施的效果,因此,电脑用户接下来将对攻击者的目标和目的进行思考。如图1-1所示为大部分攻击者的攻击目的变化与手段。

图1-1 攻击目的的变化

1.1.1 80%的攻击者是获取数据

80%的攻击者在对电脑进行攻击时,他们的目的就是获取数据。一些攻击者通过攻击电脑来获取系统或用户的口令文件,进而获取访问权限,盗窃系统保密信息,甚至破坏目标系统数据。比如一个公司、组织的网络,他们的系统是不允许其他用户访问的,因此,必须以一种“非常”的行为来得到访问的权利。

还有一些攻击者利用网络入侵企业、机构或个人的电脑,进而获取企业、机构或个人的敏感信息,例如信用卡号码、身份证号、银行账号等。最典型的攻击方法就是利用URL地址进行欺骗,即攻击者利用一定的攻击技术,构造虚假的URL地址,当用户访问该地址的网页时,以为自己访问的是真实的网站,从而把自己的财务信息泄漏出去,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1.1.2 部分攻击者的目的是“取乐”

具有超级用户的权限,意味着可以做任何事情,这对攻击者无疑是一个莫大的诱惑,这也是部分攻击者进行电脑攻击的乐趣来源。比如,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受到攻击的例子,大家马上想到的就是病毒,如果电脑因感染病毒而无法正常使用,就会给使用者带来麻烦。但是由于攻击者不仅有给使用者带来困扰的目的,还带有炫耀自身技术的目的,通常他们会针对多个随机的对象进行攻击。

例如,篡改特定Web网站的内容等这类攻击,攻击者的目的大多是为了“取乐”。像这类以享受篡改网站所带来的麻烦为目的,为了彰显自我,发布个人观点信息而进行的攻击入侵,也被称为“黑客主义”。

1.1.3 更恶意的目的是“偷抢钱财”

进入21世纪后,攻击者的目的逐渐地转变成了“钱财”,例如,窃取特定企业或组织所持有的个人信息,并出售这些信息的行为,已经使“个人信息可以变成金钱”这一观点变得众所周知。

此外,攻击者还会在受害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在暗中进行攻击。也就是说,使电脑感染病毒和篡改数据这一行为本身并不是“目的”,而只是用于盗窃信息并将之转换为钱财的一种“手段”而已。 NaT6dclhQ1K29bcPmb7npIY2r5CQBphoW9jJgNbYUl3R47pS0jSkG9L1/vHAsCN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