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2 人工智能概述

人工智能(Artif i cial Intelligence,AI)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分支,旨在研究如何让机器具备类似人类的思维和学习能力。随着计算能力的提升和数据规模的增长,人工智能技术在多个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推动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1.2.1 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

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主要阶段。

概念萌芽期(20世纪50年代): 1956年,在美国达特茅斯会议上,人工智能的概念被正式提出,标志着该领域的诞生。早期研究以推理和问题求解为核心,提出了如逻辑演算、状态空间搜索等经典方法。

技术探索期(20世纪60—70年代): 这一时期,专家系统成为人工智能研究的重点,通过知识库和推理规则模拟专家决策。由于计算能力和数据资源的限制,该阶段的成果未能达到预期。

低谷与复兴期(20世纪80—90年代): 虽然经历了几次“人工智能寒冬”,但随着神经网络的引入和计算机硬件性能的提升,人工智能重新焕发活力,出现了如反向传播算法和模糊逻辑等技术突破。

深度学习崛起(21世纪初至今): 随着大数据技术和计算能力的飞速发展,深度学习技术推动人工智能进入应用爆发期。卷积神经网络(CNN)、递归神经网络(RNN)等技术广泛应用于图像识别、语音处理和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人工智能逐步走向产业化。

1.2.2 人工智能的核心特征

人工智能是一门关于如何模拟人类智能的学科,涉及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技术。人工智能的核心特征如下。

(1)模拟人类智能

人工智能技术的首要目标是模拟或模仿人类的智能行为,包括视觉、听觉、触觉、思维、决策等。例如,计算机视觉使机器具备了“看”的能力,语音识别让机器能“听懂”人说话,自然语言处理则让机器能理解和生成人类语言。

(2)自主学习

传统计算机系统只能执行人类编写的明确指令,人工智能系统则能够在大数据中自主学习,从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和模式,进而预测新的情况。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和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是实现自主学习的主要技术,使得系统可以不断优化自己的行为和决策。

(3)适应性与自我改进

人工智能系统可以通过反馈机制,分析错误并改进模型。例如,在自动驾驶中,人工智能系统会在面对不同的道路情况时自主调整驾驶策略,并在错误中学习,从而不断提高行驶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4)环境感知与交互

人工智能系统通常具备一定的感知能力,通过传感器或摄像头等硬件感知环境,将数据输入后进行分析和决策。 vqhnjHHcJyRxmkt0+1///p/4QO460khb+M+z+KL6FKRGeAzoaE/I+KiPSGb20K2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