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学习了如何分析需求和探索技术方案。现在,我们需要将这些想法转化为一份清晰的产品设计文档。一份好的产品设计文档应该能够让AI助手(如Cursor)准确理解我们的需求,并开始着手开发。
想象一下,你正在和一位AI助手聊天,想让它帮你开发一个应用。这时候,你需要一份清晰的“说明书”来告诉AI你想要什么。这份“说明书”就是产品设计文档。那么,这份文档应该包含哪些重要内容呢?
就像介绍一个新朋友一样,首先要让AI了解这个产品是什么。这部分内容就像产品的“自我介绍”,需要包含产品的基本信息和目标。
下面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理解。
# 产品设计文档:智能学习助手 ## 产品愿景 我们要开发一个帮助学生高效学习的AI助手,它就像一位贴心的学习伙伴,可以帮助学生制订学习计 划、监督学习进度。 ## 目标用户 - 主要用户:在校大学生和备考学生 - 次要用户:想要自我提升的职场人士 ## 核心价值 1. 智能规划:根据个人情况制订学习计划 2. 进度追踪:实时记录和分析学习情况 3. 学习建议: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法指导
这一部分就像给AI讲解产品的“使用说明书”,需要把每个功能都说得清清楚楚,就像教小朋友玩新玩具一样详细。
## 核心功能模块 ### 1. 智能学习计划生成器 功能说明: - 输入:用户的学习目标和可用时间 - 输出:定制化的每日学习任务清单 - 特点:支持随时调整,智能适应学习进度 实际场景: 小明想要准备考研,每天能投入4个小时学习。他只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 选择"考研备考"目标 2. 设置每天可用时间 3. 系统就会自动生成适合他的学习计划表 技术需求: - 智能算法:根据学习规律生成计划 - 数据分析:跟踪学习效果 - 实时调整:根据完成情况更新计划
这部分就像给AI看产品的“装修设计图”,让它明白用户使用产品时会看到什么、怎么操作。在2.7一节会有更多关于界面和交互设计的介绍。
## 用户界面设计 ### 主页设计 布局安排: 1. 顶部区域 - 左边:显示Logo - 右边:个人头像和设置按钮 2. 中间内容区 - 今日任务卡片(占屏幕40%) - 学习数据图表(占屏幕30%) - 学习建议板块(占屏幕30%) 操作方式: - 单击任务卡片:查看详细内容 - 左右滑动:切换不同的日期 - 下拉刷新:更新最新数据
最后,告诉AI用什么“工具”来建造这个产品,就像给工程师的施工图纸。
## 技术选型与规范 ### 开发环境 - 前端:React + TypeScript - 后端:Node.js + Express - 数据库:MongoDB - 缓存:Redis ### 性能要求 - 页面加载:小于2秒 - 操作响应:小于0.5秒 - 数据刷新:每5分钟自动更新
小白必记
· 产品文档原则:像讲故事一样描述需求
· 功能描述要点:场景具体,步骤清晰
· 界面设计准则:布局合理,操作简单
· 技术规范关键:明确标准,便于执行
· 文档结构要求: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 需求描述技巧:通俗易懂,示例翔实
· 交互设计原则:以用户体验为中心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如何写好产品设计文档了,接下来学习如何把这些文档转化为AI能够理解的语言。就像和外国朋友交谈需要翻译一样,这里也需要用特定的方式来和AI助手沟通。
想象一下,你正在和一位不太熟悉中文的外国朋友聊天,你需要用清晰、规范的语言,避免使用太多俚语和复杂的表达。和AI沟通也是一样的道理。下面来看看如何用标准格式和AI对话。
当你想要开始一个新项目时,可以使用下面这个模板和AI对话。
基于以下产品需求文档,请帮我: 1. 项目初始化 @productDoc/overview.md 技术栈要求: @productDoc/tech_requirements.md 请首先: 1. 创建项目基础结构 2. 设置必要的配置文件 3. 安装核心依赖 4. 实现基础框架代码
这个模板就像和AI打招呼的“开场白”,它告诉AI需要做什么,以及会用到哪些技术。注意看,我们把每个步骤都列得很清楚,这样AI就能按照顺序帮我们完成工作。
当要开发具体功能时,可以使用下面这个模板。
请基于产品文档实现[具体功能模块]: 功能需求: @productDoc/features/[feature_name].md 界面设计: @productDoc/ui/[feature_name]_design.jpg 具体要求: 1. 实现界面布局 2. 添加交互逻辑 3. 对接后端API 4. 处理异常情况
这个模板就像给AI的“任务清单”,把要做的事情分成了几个明确的步骤。每个步骤都很具体,这样AI就能准确理解我们的需求。
1)分步骤提问
· 就像教小朋友做作业一样,要把复杂的任务拆分成简单的步骤。比如,开发一个登录功能,可以先让AI实现界面,再添加表单验证,最后才是API对接。
2)使用参考文件
· 在和AI对话时,要善于使用“@文件路径”的方式引用文档。这就像在给AI看“参考资料”,能帮助它更好地理解上下文。
3)及时确认理解
· 在AI开始工作之前,可以让它复述一遍任务要求,确保它正确理解了需求。
就像在餐厅点菜时,服务员会重复一遍客人的订单一样。
小白必记
· 对话模板原则:结构清晰,步骤明确
· 需求描述要点:化繁为简,逐步展开
· 文档引用技巧:善用@符号指向文件
· 沟通方式准则:先总后分,循序渐进
· 反馈确认机制:及时验证AI的理解
· 任务拆分方法:大事化小,小事简单
· 异常处理原则:防患未然,完整规划
产品设计文档就像一棵生长中的树苗,需要精心照料才能茁壮成长。在与AI助手合作开发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文档内容。下面一起来学习如何做好这项工作。
文档审查就像给作文找错别字一样,需要仔细检查每一处细节。AI助手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可以帮人们发现文档中的问题和不足。比如,可以像下面这样请AI助手帮忙审查文档。
请帮我检查这份需求文档: @productDoc/full_document.md 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需求描述是否完整、清晰 2. 文档结构是否合理、连贯 3. 技术要求是否切实可行 4.是否遗漏了重要信息 5. 用户场景是否覆盖全面
当AI助手完成审查后,它会给出具体的修改建议。这时,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些建议来完善文档内容。这个过程就像老师批改作业后,学生根据老师的意见修改错误一样。
文档的版本管理就像给照片做备份,每一次重要的更新都要记录下来。这样我们不仅能清楚地看到文档是如何一步步完善的,还能在需要时方便地找到之前的版本。
一个规范的文档版本记录应该是下面这样的。
## 文档更新日志 V1.0.0 2024-01-19 - 创建文档基础框架 - 完成核心功能描述 - 制定技术规范初稿 V1.1.0 2024-01-20 - 新增:详细的用户角色定义 - 优化:技术栈说明更加具体 - 更新:界面交互细节要求 - 修复:部分功能描述不准确的问题 V1.2.0 2024-01-21 - 新增:异常处理机制说明 - 优化:性能指标更加明确 - 补充:数据安全相关要求
在开发过程中,我们要像一块海绵一样,吸收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这些反馈主要来自以下3个方面。
(1)开发团队的反馈就像施工队长提供的建议,因为施工队长最清楚实际建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 哪些技术实现起来比较困难;
· 系统性能如何优化;
· 技术架构是否需要调整。
(2)测试团队的反馈就像质检员的检查报告,因为质检员会从用户的角度发现问题。
· 功能是否符合预期;
· 用户使用是否顺畅;
· 系统性能是否达标。
(3)AI助手的建议就像技术顾问的专业意见,因为AI助手能从多个维度分析问题。
· 代码实现是否可行;
· 技术方案是否合理;
· 文档结构是否清晰。
文档优化工作就像打扫房间,需要经常进行,而且要有规律可循。
(1)每周至少进行一次文档审查,就像每天整理房间一样,保持内容的及时更新。
(2)把收到的反馈进行分类整理,就像整理衣柜时把衣服按季节分类一样,让后续处理更有条理。
(3)确定修改方案后要立即更新文档,就像发现问题就马上解决,避免问题积压。
(4)保持文档格式统一,就像所有衣服都按照同样的方式叠放,让文档看起来整洁专业。
小白必记
· 文档审查原则:定期检查,及时优化
· 版本管理要点:记录清晰,变更明确
· 反馈处理方法:分类整理,有序处理
· 更新节奏规范:周期固定,即时同步
· 格式规范准则:统一标准,严格执行
· 协作沟通技巧:及时反馈,快速迭代
· 内容优化思路:重点突出,条理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