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5 智能时代的设计教育:新角色与新模式

◎ Peter Russell

首先,我渴望与大家分享我们正在致力于实施的项目,并探讨我们应如何应对培育下一代所面临的挑战,特别是在设计的计算应用这一复杂议题上。建筑与设计领域正日益交融,社会对设计师的期望也随之不断提升。与此同时,我们还得面对时间紧迫、材料稀缺以及能量减耗的压力,或至少是对减少这些资源消耗的迫切愿望,这无疑让设计工作变得更为棘手。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为设计师铺设道路,让大家能够从容面对未来的挑战呢?这确实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如今,社会对设计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不仅要应对时间的压力,还要面对材料和能量的减少等现实问题。这些挑战使得设计变得更加困难,但同时也激发了我们的创新精神。那么,我们应如何为未来的学生或职场人士做好准备呢?

现在一些建筑可以用所谓的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来表达。它们是复杂的机器,而不仅是形式。事实上,建筑的内部结构和一辆汽车一样复杂,甚至更复杂。在过去,我们习惯于在纸上或通过物理模型来设计建筑,但现在,建筑信息建模让我们能够继续进行数字部分的设计,并创造出一个与现实世界并行的平行世界。随着建筑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数字世界将继续与现实世界并行运作,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称的数字孪生(Digital Twins)。

数字孪生的概念非常重要,特别是在建筑师开始设计时。如果他们没有正确地准备信息,那么后续的所有工作都将无法顺利进行。因此,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准备这些信息的压力。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教授学生,以便他们能够应对这些挑战呢?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我们今天听到的所有这些新技术和系统都在向我们涌来。事实上,我们甚至正在超越计算领域,进入生物学领域。数字过程将是修复或连接这些事物的关键,而人工智能则无处不在。我们无法逃避这一切,因此,我们的学生和教授都需要了解它。

接下来,我想谈谈我们将要面对的技术,以及我们的学生必须处理的技术。首先是人工智能和建筑本身,建筑行业的工人改进速度非常缓慢,而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出现将意味着工人们自身将会得到升级。他们将不再从事繁重的工作,而是控制完成这些工作的机器人。我们将需要使用人工智能,因为我们需要提高设计的速度。一个简单的统计数字是,未来30年非洲大陆将新增10亿人口,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在接下来的30年中每6个月在非洲建造相当于荷兰大小的建筑面积,而我们没有足够的建筑师来设计这些建筑。我们需要更高效的方式来完成这些工作。

建筑教育在过去的两百年里几乎没有改变。如果你走进世界上任何一所建筑学校,你都会看到非常相似的情景。唯一的区别是现在大约有一半的人是女性。这也意味着我们必须以不同的方式看待我们的领域。我们需要“双型”人才,以便能够相互交流,而不是互相讲授。因此,我们正在尝试开发一种方法来培养既是建筑师又是生物学家的人才,或者既是建筑师又是计算机科学家的人才,或者既是城市规划师又是社会学家的人才,以便能够组成一个跨学科团队,使团队成员之间更好地理解彼此。

同时,当前的建筑和建设过程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变化。不仅是人工智能或数字化的发展,还有建设市场的金融变化。例如,在欧盟现在所有的新建筑都必须是零能耗的,这意味着未来的建筑将不再是简单的立面建筑,而是一个服务合同的平台。这种变化将逐渐改变建筑师的角色,使他们不再仅仅是设计师,而是更多地参与到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中来。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我们讨论的所有这些技术都需要一些基本知识来支撑。而这些知识不仅来自建筑师和建筑学教授,还需要数据科学教授、社会学教授、心理学教授等多方面的支持。同时,我们也需要与一些公司或政府组织的同事合作,共同确保我们的学生拥有他们所需要的知识。

在未来的教育中,我们的角色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我们不再只是简单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需要倾听他们的需求和想法,并与他们建立更加个人化的关系。我相信,通过这种方式,我们的学生将能够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并创造出更多的创新成果。

Peter Russell

加拿大籍建筑师、教育家,清华大学长聘教授。曾任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建筑与环境设计学院院长,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建筑学院院长。现任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Tsinghua SIGS)未来人类栖息地研究院(iFHHs)的院长和建筑计算教授。Russell将他的热情、责任感和勇气融入了他的教育和研究中。他不仅致力于激励那些承担建筑环境责任的人,更将这些原则转化为能够影响我们建筑、城市乃至整个社会的教育和政策。罗素教授的工作不仅是对建筑学的探索,更是对生活方式的深刻反思。

他的研究领域包括建筑信息模型、智能建筑与城市以及环境辅助生活。他积极致力于推动城市工程建筑与设计教学法的发展。 z11mR2weQklZiRrMxBGNuJJzTIsD0yo8ooZv6yPwIYSfY7w6im6vDwa527QiuuV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