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3 单因素方差分析

前面的 t 检验,主要针对两组连续型数据的均数比较。但当比较的组数大于2时, t 检验就不再适用了。因为对比的组数大于2,若仍用前面介绍的 t 检验分别进行两两比较,会增加一些错误的风险。此时可考虑使用方差分析,其是进行多个均数比较的常用方法。

常用的基本概念如下。

□ 因素:将试验对象随机分为若干组,加以不同的干预,称为处理因素,其是方差分析中需要检验的变量。

□ 水平:在同一因素下的不同变量。例如,比较不同学历的幸福指数,研究因素是学历,学历下面有高中、大学、研究生3个水平。

在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时,需要满足一些基本假设:

□ 每个总体均服从正态分布。

□ 每个总体的方差相同,即方差齐性。

□ 从每个总体中抽取的样本相互独立,不会相互影响。

2.3.1 考试成绩案例

本节模拟一项研究,将60名学生分成3组并接受不同的教学方式,分别是教学方式A、B、C。教学结束时对学生进行测验并记录成绩,以此评估教学方式对成绩的影响。数据如表2.3所示,其中:

□ A:教学方式A的成绩。

□ B:教学方式B的成绩。

□ C:教学方式C的成绩。

表2.3 不同培训组测验成绩情况(部分)

2.3.2 差异显著性分析

1.创建分析文件

(1)打开GraphPad Prism软件,如图2.23所示,在CREATE下选择Column选项。

图2.23 创建分析文件

(2)选择Data table下的Enter or import data into a new table单选按钮,再选择Options下的Enter replicate values, stacked into columns单选按钮。

(3)单击Create按钮,完成分析文件的创建。

2.数据录入

将原始数据录入GraphPad Prism中,并将数据表重新命名为data,如图2.24所示。

图2.24 单因素方差分析数据录入

3.数据分析

(1)进行正态性检验。与前面成组 t 检验所用的正态性检验方法一样,单击工具栏中的 按钮,弹出的对话框如图2.25(a)所示,选择Column analyses下的Normality and Lognormaity Tests选项,其他保持默认,单击OK按钮。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保持默认设置,即采用4种正态性检验方法,如图2.25(b)所示。

图2.25 正态性检验参数设置

正态性检验结果如图2.26所示,可以发现,4种方法的正态性检验结果并不完全一致,GraphPad Prism推荐以D'Agostino & Pearson text方法为主,此时数据满足正态性分布。

图2.26 正态性检验结果

(2)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单击工具栏中的 按钮,弹出的对话框如图2.27(a)所示,选择Column analyses下的One-way ANOVA(and nonparametric or mixed),其他保持默认,单击OK按钮弹出新的对话框,如图2.27(b)所示。

□ 在Experimental Design选项卡的Experimental design下选择No matching or pairing单选按钮,表示非配对。

□ 因为正态性检验已经通过,所以在Assume Gaussian distribution of residuals中选择Yes, Use ANOVA选项。如果正态性检验没通过,则选择非参数检验,GraphPad Prism采用的是Kruskal-Wallis test方式,如图2.27(c)所示。Kruskal-Wallis test的结果建议绘制箱式图或小提琴图。

□ 在Assume equal SDs下选择Yes.Use ordinary ANOVA test单选按钮,即默认当前比较的各组总体方差相等。若后续结果显示方差不齐,则建议使用秩和检验,不要使用变量变换或方差不齐的校正方法。

□ 在Multiple Comparisons选项卡中,选中Compare the mean of each column with the mean of every other column单选按钮,将每列平均值均与其他列进行比较,如图2.27(d)所示。如果选中Compare the mean of each column with the mean of a control column选项,则将Control column设置为Column A,即将A列平均值与其他列进行比较。

□ 如图2.27(e)所示,在Options选项卡中选择多重比较的方法,在correct for multiple下的Test下拉列表框中选择Tukey(recommended)方法。在Graphing中勾选Graph confidence intervals复选框,将返回差值的置信区间图。在Output中将P value style选项设置为APA格式。其他选项保持默认,单击OK按钮。

图2.27 单因素方差分析参数设置

注意: GraphPad Prism提供了几种用于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的方法,假设方差齐时,可以使用Tukey、Bonferroni、Sidak和Holm-Sidak方法。

(3)结果解释。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图2.28所示。GraphPad Prism提供了两种方差齐性检验的方法,一种是Brown-Forsythe test方法,适用于数据不满足正态分布的情况,另一种是Bartlett's test方法,适用于数据服从正态分布的情况。本案例数据经Brown-Forsythe test和Bartlett's test方法检验 P 值均大于0.1,说明满足方差齐性。当满足方差齐性时,才可查看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如果不满足方差齐性,可以在图2.27(b)中的Assume equal SDs下选择No.Use Brown-Forsythe and Welch ANOVA tests单选按钮,进行布朗-福西斯和韦尔奇检验。

图2.28 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在本案例中,ANOVA summary显示 F = 21.40, P <0.001,表明方差分析存在显著性差异,即3种不同的教学方式的成绩存在显著性差异,如果要回答具体是哪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则需要进一步查看多重比较的结果。

如图2.29所示,在Multiple comparisons分析结果中,Tukey多重比较结果显示,A组与B组的差值为-14.10,置信区间为-21.39~-6.814,存在显著性差异(Adjusted P value<0.001),A组成绩小于B组。A组与C组的差值为-19.10,置信区间为-26.39~-11.81,存在显著性差异(Adjusted P value<0.001),A组成绩小于C组。而B组与C组的差值为-5.0,置信区间为-12.29~2.286,尚不存在显著性差异(Adjusted P value=0.233)。

如图2.30所示,在Descriptive statistics结果中,分别提供了A、B、C的统计数据,包括Minimum(最小值)、25% Percentile(第25百分位数)、Median(中位数)、75% Percentile(第75百分位数)、Maximum(最大值)、Mean(均数)、Std.Deviation(标准差)、Std.Error of Mean(均值标准误)、Lower 95% CI和Upper 95% CI(均值95%CI上下限)。

图2.29 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结果

图2.30 单因素方差分析统计

2.3.3 绘制柱状图

(1)单击图2.24导航栏Graphs下的New Graph,弹出的对话框如图2.31(a)所示。其中,Table选项设置为data,Show选项设置为Column,选择Mean/median & error选项卡下的第1个图形,其他选项保持默认,单击OK按钮,之后弹出柱状图草图,如图2.31(b)所示。

(2)在草图的 x 轴任意一处双击,即可弹出 x 轴的设置对话框,如图2.32(a)所示。

□ Ticks direction选项设置为Down,表示 x 轴的刻度线朝下,即在图形外部。

□ Ticks length表示刻度线的长度,此处选择Short,即短刻度线。

□ 其他选项保持默认即可,单击OK按钮。关于坐标轴的详细设置可以参见1.4节。

(3)在草图的 y 轴任意一处双击,即可弹出 y 轴的设置对话框,如图2.32(b)所示。 y 轴的设置与 x 轴的设置完全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 Ticks direction选项设置为Left。

□ Ticks length选项设置为Short。

□ Minor ticks选项设置为2。

□ 其他选项保持默认即可,单击OK按钮。

图2.31 单因素方差分析柱状图草图

图2.32 x 轴和 y 轴设置对话框

(4)在草图中双击图内教学方法A的柱状图,弹出的对话框如图2.33(a)所示。

□ 在Bars and boxes系列选项中,在Fill选项中设置柱状图填充颜色为浅绿色,在Border选项中设置柱状图边框粗细为None,表示柱状图无边框。

□ 在Error bars系列选项中,在Color选项中设置误差线的颜色为黑色,在Style选项中设置误差线的类型为T型,在Dir选项中设置误差线的方向为Above即上方,在Thickness选项中设置误差线的粗细1/2pt。

□ 其他选项保持默认,单击OK按钮。

使用相同的方法对教学方法B、C的柱状图进行相应设置,此处不再重复叙述,参数设置如图2.33(b)和图2.33(c)所示。

图2.33 柱状图设置

(5)单击 x 轴名称后,再次单击即可修改 x 轴名称。 y 轴名称和图名称的修改方法与此相同,不再赘述。

(6)单击工具栏中的 按钮,自动添加显著性标记。双击图中出现的显著性标记,可进一步对显著性标记进行修饰,参见2.1.3节。最终的图形如图2.34(a)所示。图2.34(b)~图2.34(f)的详细步骤见配书视频,另外也可参考2.4节绘制折线图。

图2.34 单因素方差分析效果图

方差分析对原始数据的要求与 t 检验一样,即要求数据满足独立性、正态性和方差齐性。当原始数据不满足以上条件时,建议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

关于多重比较,一般只有当方差分析的 P <0.05时,认为各组总体均数不等或不全相等,才有必要进行两两比较,否则无须进行两两比较。两两比较不能直接用 t 检验,因为此时会增加一些错误风险。

单因素方差分析仅考虑一个独立因素的影响。在实际研究中,可能存在其他潜在的影响因素或协变量,因此在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解释时应谨慎。 0Qy3nNGz7uoYkcc6TMsrHU8v7W+ZikCrLrvFWnMF3glgDwSVi54ElODfY3nuKzW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