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唐朝文学史

巍巍有唐,共21帝,享国289年。这是一个军事力量强大、疆域空前辽阔的时代。极盛时期,东至朝鲜半岛,西达中亚咸海,南到越南顺化一带,北到包贝加尔湖,都是大唐的疆域。都城长安,人口多达百万人,是当时全球第一大都市。

如果能重返中国历史任一时期,相信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唐朝。因为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相继而来,国力雄厚;外交政策开放包容,都城云集各国留学生和商人,各种信仰都被接纳,各类阶层都能在都市中找到一席之地;女性地位提高,女人可以穿男装、打马球、离婚、漫游九州,甚至入朝为官。

很多人畅想过唐太宗被奉为“天可汗”,万国来朝时是何等的气派;在酒肆歌坊偶遇著名诗人,金龟换酒是何等的潇洒;凭借与生俱来的天赋,挥笔写就一篇传世佳作是何等的神气。

与后世的畅想相同,唐朝学子确实满怀极度的自信和积极进取的态度,勇敢地追求青史留名、建功立业。通往成功的道路有那么多条:他们可以参加科举考试,金榜题名,雁塔刻碑;可以投诗干谒,抱权贵大腿,谋取一官半职;还可以边塞从军,用赫赫战功来步步高升;甚至可以在终南山隐居,博个隐士的清名,等待皇帝的征召。

在唐朝,想出名、想当官、想发财,都不丢人,只要你有头脑、肯钻营、会“炒作”,“馅儿饼”迟早会掉在你头上。因此,繁华的长安城挤满了想出人头地的学子,期盼有人赏识的诗人,等待一鸣惊人的怪才、偏才。

不过,强盛、自由、踌躇满志只是唐朝的A面。

只要你耐下心来细细琢磨,就会发现,自“玄武门之变”到“安史之乱”,唐朝的前半段历史充满了血腥的政变和钩心斗角的谋杀,武则天培养的酷吏和告密制度更是让社会信任度降到最低,人人自危。后半段历史中,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有三位皇帝被迫逃出京城。科举考试从来不是完全公正的,充满了关系户和“官二代”,很多寒门子弟根本进不了“终面”,甚至拿不到考试资格。出身世家大族的,从一开始就享有富足人生的通行券,要啥有啥、呼风唤雨;婚配嫁娶,讲求门当户对,低嫁或高娶都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危机四伏、等级森严、怀才不遇才是唐朝的B面。你会惊讶地发现,“初唐四杰”没一个人混得好,其中三个人都不得善终;发愤苦读的陈子昂不被重用,连连高升的反而是卑劣小人宋之问;李白、孟浩然得不到功名,杜甫险些饿死;柳宗元、刘禹锡因为推动改革被贬荒地;王昌龄被谋杀,李商隐被排挤;杜牧一把火烧了自己几乎所有的诗歌。

天赋英才、绝顶聪明、过目不忘,在这个时代不是成功的同义词,反而可能和终生穷困、寂寂无闻、贫病交加紧紧绑在一起。成功的路有那么多条,但是去掉权贵能走的、关系户能走的、运气好侥幸能走的,能够一生顺遂、走到终点的人是那么少。

因为心中的“不平之气”,这个时代迸发出更多打动人心的诗句。落魄的诗人、思乡的诗人、悲苦的诗人,在南北朝诗歌格律的基础上,打磨出更具形式美感的律诗,在漫游、戍边的旅途中不断拓宽诗歌的题材,在儒释道合流的影响下,写出更有禅意、更有仙气的诗歌。山水田园派、边塞诗派各有千秋,韩孟诗派崇尚雄奇之美,元白诗派推行浅俗之用,晚唐李商隐更是开拓出朦胧诗的意境。唐诗,成为唐朝最瑰丽的珍宝,也成为这个时代的代名词。

当然,唐朝不仅有唐诗,诗人也不仅有李白、杜甫等名诗人。空前的疆域、长久的大一统时代,如同汹涌澎湃的大海,屹立在潮头不倒的仅是寥寥数人,还有无数才子能人被浪潮淹没,深埋海底。所有刻苦温书的故事,所有壮志未酬的故事,所有被这个时代埋没和辜负的故事,都值得用“唐传奇”的方式去记录。而唐朝,始终是中华文明值得书写,也很难描摹殆尽的传奇。 3dHcyaH8XD8tFuBjd2HmVpU8jdfOaxFESZuXzyex5F69zSL9cpNJ1GtoWarhgKp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