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什么是故事思维
你是否曾在聚会中听过朋友娓娓道来,讲述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而你也随着他的叙述,情感起伏,仿佛置身于故事之中?又或者,在工作中,你是否发现有些同事总是能够用生动的故事来阐述复杂的观点,使困难的问题变得易于理解?如果你曾有过这样的经历,那么你其实已经接触到了“故事思维”的魅力。
故事思维,就是用故事的形式来思考和表达的能力。它不仅仅是一种沟通技巧,更是一种深层次的认知方式。具备故事思维的人,往往能够用富有情感且充满情节性的语言,将复杂的信息简洁明了地传递给听众,引起共鸣,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
想象一下,在公司的年会上,市场营销总监没有用枯燥的数据报告,而是讲述了一个生动的故事:“去年,我们卖出的这款车相当于它在整个法国和西班牙的保有量!我们卖出了一个法国,还卖出了一个西班牙!”全场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这就是故事思维的力量,它能点燃听众的情感,让信息深入人心。
安妮特·西蒙斯,一位在故事思维领域颇具有影响力的学者,曾明确指出,故事思维就是通过讲述故事来影响和说服他人的技巧。故事思维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信息,激发情感共鸣,促使我们采取行动和做出决策。这种思维方式强调的是情感共鸣和认知体验,让听众在故事中同频共振,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所传递的信息和观点。
回想一下你的工作经历。那些让你记忆犹新的会议、报告或演讲,是不是都与生动的故事有关?而那些枯燥无味的理论和数据,是不是很难在你的脑海中留下痕迹?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你已经体会到了故事思维的重要性。
有一家被《基业长青》的作者吉姆·柯林斯高度赞誉的医学公司,树立了远大的社会责任理念:一切以患者为优先,药物的使命是缓解病痛而不是获取暴利。记得有一次我给他们培训时,一进门就看见前台最醒目的地方书写着一份公司的战略愿景——讲好我们在中国的故事:第一,每年致力于服务一亿患者;第二,每年研发出两个原研新药;第三,在中国和世界医学公司中冲刺前三甲。
这样的使命宣言极富感召力和穿透力,同时还朗朗上口,即便是我这个“外人和外行”也能立刻理解他们公司生命的意义,而且一直到现在这个战略愿景依然在我眼前栩栩如生,我甚至愿意为它去大力宣传。十二年来,我看见了这家公司对患者关怀的承诺,对医术精进的不懈追求,对新品研发和推广的专注努力,更见证了他们业绩节节攀升,最终登上了荣耀榜单的光辉时刻。
2.故事思维的三个核心要素
化繁为简,我把故事思维的能力总结为三个方面:看见看不见;想到想不到;做成做不成。
一是看见看不见。故事往往能够通过细腻的感性描述带来震撼的画面感。美国著名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写过一个最短的故事,只有3个词:
童鞋,待售,未穿。
我们的脑海中是否立刻闪现出这样的画面:也许,一个家庭刚刚迎接新生儿的到来,但是孩子没有活下来,甚至年轻父母再有孩子的希望也很渺茫。伤心之处、伤心之时、伤心之事,他们卖掉孩子未曾穿过的童鞋,和痛苦告别,不忍怀念。每一个词如同投入水中的石子,让感知触发了画面,让画面穿透了眼睛,让悲伤在读者心中蔓延。
二是想到想不到。故事能够以最快的方式击中人们没有想到的方面是:乔布斯和百事可乐CEO斯卡利之间的对话——“你是愿意卖一辈子糖水,还是愿意和我一起改变世界?”见证了乔布斯惊人的沟通能力,更是瞬间让人打开想象力。“卖糖水”和“改变世界”之间巨大的落差产生了排山倒海的力量,这种意外和震撼让人无法抗拒,直击人心,令人跃跃欲试,不做不休。
三是做成做不成。扑面而来的信息、事实、报表并不一定能够促成行动或决策,因为我们的大脑过载,需要解压。有一次,一家公司的合伙人商讨股权分配的事宜,吵成一团,大家对各自的利益毫不松口,各不相让,领导一筹莫展。这时一位资深顾问开口道,“大家累了,先休息一下,顺便听我讲个故事,放松放松,然后再讨论怎么办,可以吗?”已经吵得筋疲力尽的众人也只好勉为其难地听他说下去。
一个老和尚带着小和尚下山化缘,天色将晚,行至村口的他们饥肠辘辘,无奈化缘没有收获,囊中空空。
小和尚忧愁地说,“师父,咱们身上一个铜子都没有,也没化到什么吃的,人生地不熟,天也快黑了,怎么办呢?”老和尚不急不慌地说,“徒儿,去支一口锅,师父给你煮一锅世上最鲜美的汤。”
一老一小在村头河边支起了一口大锅,加满水,挑了三块大大圆润的鹅卵石放在锅里,添柴点火,开始煮一锅“世上最鲜美的汤”。
村中闲人和好事者逐渐围观过来,看着一老一小忙乎着煮着一锅热气腾腾的“世上最鲜美的汤”,有些人忍不住也想尝尝这从未见过的石头汤,于是提了要求。老和尚问,“你们平时做汤都放些什么呢?”一个穷人说,“我家徒四壁,只有点盐巴。”一个笨人说,“我家自留地里有点葱。”……老和尚说,“你们就拿点盐巴、葱花来吧,我让你们尝两碗世上最鲜美的汤。”一听到一点盐巴、两棵小葱就能喝到两碗珍稀美味的汤,两个人忙不迭地回家拿盐取葱,加了料的石头汤开始溢出香味,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了……。
越来越多的人围在锅边,想尝汤的门槛也越来越高,得拿一棵白菜或一块豆腐,抑或一勺香油,方可以尝到一碗汤。
大家纷纷拿出家中的“佐料”,希望尝到“世上最鲜美的汤”,而石头汤的香气也愈加浓郁,飘遍了村庄……
村中的财主也闻到浓浓香气,听到人声鼎沸,禁不住美味和好奇心的诱惑,也拿出家中的榛蘑、笋干和饱腹的食材来换一口汤。
夜色正酣、月光皎洁,“最鲜美的石头汤”出锅了。每个人按照参与的先后顺序各自喝了从未尝过的美味,那份心满意足的幸福感久久弥漫在整个村庄……
老和尚用智慧创造了“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共享机制,集大家之力做成一锅美味,营造了其乐融融的氛围。
顾问讲完了,大家的表情像调色盘一样,有理解和认同,也有些许汗颜。最后,领导先做出表率,其他人也承诺了自己的投入。终于,股权设计的工作得以进行下去。
故事让我们看见自己、看见彼此,让我们思考有深度、富有想象力。故事有推进努力和改变的力量,它让我们在面对困难时不是大谈道理,而是以另一种情节促进理解、促进共识、促进行动。
请你想想看,不仅是针对讲故事,在各个领域,我们是否都渴望自己具备这样的能力:看见别人看不见的机会、愿景、希望,甚至是危机;想到之前想不到的深刻洞察、全局统揽、综合思考;做成他人做不成的难题,决策有力、行动果敢。故事不过是以更为浓缩的方式包含了这些核心组件,助力我们思考当下,塑造未来。
3.故事思维的真实案例
故事的力量在我身上也曾带来过看见自己、想到意义、做成事情的神奇效果。
那是我在美国一所文理学院做语言与文化学者期间发生的一件事,它对我的人生产生了重要影响。
当时我受邀给一所黑人社区的学校介绍中国文化。那个学校的名声一般,学生调皮捣蛋的居多,在很多人眼中他们基本属于“无可救药”的一群人,我当时也有点类似的想法。校长找到我,希望我去做演讲,我多少有点不情愿,觉得自己讲,意义都不大。校长察觉了我的小心思,他没有点透,而是对我说:“我的学生有不少问题。也许将来,可能有些男孩子的终结之地是‘监狱’,女孩子甚至有可能成为‘街边女郎’。但是作为学校,我们必须为他们提供配得上他们的教育,提供高质量的内容和陪伴。”听到此,我“腾”地面红耳赤,羞愧和感动的情绪交缠在心中,也表现在脸上。我倍感汗颜,但也深受感动,这30秒的话语对我是醍醐灌顶。于是,我放下一切繁重的工作任务,认真备课,欣然前往。
给孩子们演讲之后,我特意安排了一个在卡片上写毛笔字的环节,让他们带回去做个小礼物。当我问他们希望我写哪些汉字带回去时,孩子们的回答又给我好好地上了一课。没想到,男孩子们纷纷说,“写‘勇士’,我要当勇士!”“写‘厉害’,我要变得厉害!”“写‘力量’,我要有力量!”女孩子们说,“写‘公主’‘美丽’‘天使’”是啊,即便周遭环境困难,社会漠视,但他们依然对美好的事物满怀希望。校长更没有放弃努力,给孩子们尽可能提供各种开阔视野的机会,我还有什么理由拒绝和放弃呢?短短30秒的时间,他们给我上了一课,也让我坚定了一生的使命:以高质量的产品和陪伴,助力每个人成长,输出我们的力量。
这个故事发生在二十年前。校长当时的话语把我点燃,让我一路走来无怨无悔。他的话令我顿悟:看见自己的价值,想到之前自己从未审视过的意义,然后不断去“做成”培训、教育、引导的产品,输出陪伴和反馈。每当我懈怠摆烂或者焦虑迷茫时,我就会想想我做这些事情的意义和目的,校长和孩子们的话总会再次给我激励:是啊!还有多少所学校我可以去分享?还有多少个孩子我可以去陪伴?还有多少个企业我可以去帮助?还有多少个产品我可以去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