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成前面4步,AI已经能给你输出一篇公文初稿了。但你肯定不能直接拿来用,还需要进行相应的细化调整。经过测试,调试优化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对提示词进行修改
如果生成的公文内容与预期结果存在较大偏差,需要考虑对提示词进行修改。
例如,调整提示词的表达方式、增加新的内容要求、调整写作公式等,以使提示更加贴近实际需求。
(二)指出答案存在的问题
当内容问题不大,并且能够明确指出时,可以告诉AI存在哪些问题,并提供具体的修改建议。例如,对某一部分内容进行细化,调整某一部分内容的语言表达方式等。
(三)直接重新生成多份答案
同一提示词,点击重新生成,也会得出有所不同的输出结果。可以让AI多次重新生成,这样就可以优中选优,或者把多份不同的答案相比较,组合出最优结果。
通用提示词框架包括四大内容要素和一个使用要点。四大内容要素是:角色、背景、任务、要求,要得出好结果需要把握好“调试”这个使用要点。
这个通用提示词框架理解起来并不难,但要真正用好,还得对框架中的各要素进行仔细推敲。尤其是背景描述、任务节点和要求,都需要你对工作本身以及文种的写作要点,有比较清晰的把握。
本节重点介绍的是通用提示词框架的概念,在后面讲解文种写作的过程中,还会反复用到这个通用提示词框架。此外,通用提示词框架不仅可以用在写作方面,在解决其他工作任务上也是通用的。你可以发挥想象力,看看用这个框架还能帮你解决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