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调节情绪是每个人都需要掌握的技能,它有助于维护大家的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青少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调节情绪状态:
1.感受情绪,从身体的五感来体会情绪,比如人在恐惧的时候会感觉全身毛孔都打开了,肩颈部紧张等。
2.通过素质教育(比如绘画法、音乐疗法、舞蹈疗法等)来调节情绪。
3.转移视线,通过读书、看电影等自我娱乐方式,帮助情绪好转。
4.语言调节,通过一些积极向上的语言不断地暗示自己,可以帮助你在情绪低落时找到积极的一面,从而转变情绪状态。
下面提供了一些方便操作的游戏,供大家在家里尝试。
【活动目标】
1.知识与技能:引导青少年了解负性情绪的种类,挖掘负性情绪的积极意义,能够以更加科学、合理的态度面对负性情绪,学会和负性情绪和谐相处,帮助自身更好地成长。
2.过程与方法:了解自身存在的负性情绪,通过活动体验,重新认识负性情绪,学习调节负性情绪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以科学、合理的态度面对负性情绪,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挫折。
【活动过程】
先导游戏:感知情绪
游戏1:绘画法缓解害羞
游戏2:开心果创造快乐
(北京市东城区史家实验学校 张冉)
活动规则:
游戏一:听音乐做动作。引导者播放不同情绪状态的音乐,让参与者一边说出感知到的情绪,一边做动作。
游戏二:听音乐画表情。引导者再次播放不同情绪的音乐,让参与者聆听音乐,用彩笔在白纸上自由地绘画(可以画出线段、涂色、画面等),抒发、释放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物料准备:
音乐片段、白纸、音乐播放器、彩笔等。
小结: 每个人都会有情绪。高兴时是快乐的,生气时会愤怒、伤心时会哀伤、害怕时也会恐惧,这几种基本情绪都会有外显表现。
(北京市东城区史家实验学校 边晔迪)
活动规则:
1.请大家对照自己的表现,测一测你是不是容易害羞的人。
上课勇敢举手、大声回答问题。
不懂的地方主动问老师。
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跟陌生人说话不脸红。
在大家面前演讲不紧张。
2.通过故事,认识害羞。
有位女生叫小张,开学时老师让她进行自我介绍,她满脸通红,半天也没有站起来。即使老师走到她身边鼓励她,她仍然只是低着头,没有任何反应。上课回答问题时,她的声音小得大家都听不见。课间她也不和同学一起玩,有人和她说话,她总是低着头,放学总是一个人回家……
3.用画笔把代表害羞的小花画出来,然后进行分享。
引导者(把孩子的作品投在投屏上,并引导其讲述自己的作品):请分享你画的小花的颜色,这个颜色表达了你什么样的感受?
参与者1:我的害羞小花是黑色的,它让我紧张。
引导者:请具体说说是什么事情给你这样的感受。
参与者1:有一次演讲比赛,快上场了,我很紧张,特别害怕讲得不好,感觉天都黑下来了。
参与者2:我的害羞小花是白色的,它让我很恐惧。我的学习成绩不好,每次课堂有提问,我都特别害怕老师提问到我。
参与者3:我的害羞小花是红色的,它就像我在紧张时的红脸蛋。以前家里来了陌生人,我不敢主动打招呼,紧张得满脸通红。
4.握住同伴的手,寻求支持和帮助。
5.活动结束后分享感受。
物料准备:
画笔、白纸、背景音乐。
小结: 运用绘画的方法“外化”害羞,让孩子与害羞保持距离。围绕青少年爱看动画片以及喜欢挑战的心理,引导他们做闯关游戏,学习战胜害羞的方法。引导其寻找自己在生活与学习中的成功经验,用自己的资源去解决害羞的问题,相信自己才是解决问题的专家。
(北京市东城区史家实验学校 崔玉文)
活动规则:
1.画一画,写一写。
播放音乐,引导孩子找到身边的开心果,写下他的名字或称呼,简单写一写或者画一画他当开心果的故事。3分钟音乐结束后停止。
2.分享身边的有“开心果”属性的人或者事情。
例如:
爸爸是开心果,陪我做游戏,他很高兴。
某同学是开心果,当我学习困难时,他会给予帮助。
某老师是开心果,看到我们进步,他会给我们发奖品。
3.用盒子收集“不开心的事情”。
这里有个盒子,里面是我们之前写的自己不开心的事。大家一起出出主意,看看是否能让这些同学开心起来。可以说一说,也可以演一演哦!
4.活动结束后讨论。
物料准备:
音乐播放器、盒子、画笔、白纸。
小结: 希望大家都能成为生活中的有心人,多观察、多赞美、多助人。祝愿大家都能勇敢地尝试,努力成为“开心果”。
[1] 意象对话技术是由我国心理学家朱建军先生在20世纪90年代创立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技术。在求助者想象的事物中,很多是具有象征意义的,试图掩盖的真正原因也都会“浮出水面”,变得清晰可见。
意象对话的优点在于形式新颖,生动灵活,充满神秘色彩,让学生像做白日梦或幻想一般,探索内心的真实想法,在对话中,学生自然而然地摆脱负性情绪,建立积极的情绪,调整心理状态,非常适合在青少年人群中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