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面临的环境更为严苛。想要在这样的环境里极限生存,企业首先应该建立对于“生死”的正确理解,而后才是寻求方法和行动。
所有企业都不妨把自己置于最严苛环境的假设中,推演自己走向死亡的若干可能性,向死而生。在这种推演中,它们会经历自己最不愿意看到的恐怖故事,但在脸红心跳之后,它们也能隐约触摸到那条生命线,并理解轻视它会遭遇何种惩罚。其实,失败的企业之所以无视生存规律,频频踩踏生命线,还是因为自己对于战略的狭隘理解,以及错把时运当本事。
红利时代,机会无数,聪明的老板们任何时候的灵光一现,都可以被看作“战略”。有了这些所谓“战略”,企业只需要简单收割套利,就可以迅速成长。在环境不确定性增强时,诸多企业才发现自己其实是在浅滩里裸泳。
要极限生存,就必须反思。不确定的环境给企业留下的容错空间太小,没有战略认知上的清算,企业就不可能回到那狭窄的正途,它们所有为生存投入的努力,都是在错误的道路上自我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