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明朝到清朝,紫禁城里曾经居住过24位皇帝。他们脾气性情各异,才能禀赋有别,人生观、价值观也大不相同。其中,嘉靖皇帝朱厚熜是一名颇有政治头脑,但为追求长生不老而炼制丹药、大兴宫观、日事斋醮,后期更是长达二十多年不上朝的极具争议性的人物。
明·《明世宗朱厚熜像》
朱厚熜本是兴献王朱祐杬之子,因为他的堂兄正德皇帝朱厚照去世时没有子嗣,就按照“兄终弟及”的传统继承了皇位。朱厚熜在即位之初的少年时期,就为“延年已疾”而“崇奉诸教”,受到群臣劝阻。朱厚熜早期以焚修祈祷为主,并不服食丹药。嘉靖十八年(1539)后,在陶仲文等人的诱导下,他日益荒废朝政,投入大量时间、精力、财力设斋建醮、炼制金丹,以期获得神明庇佑、延年益寿、超越“天命”、得道升仙。
清·《胤禛道装双圆一气图》轴
清朝雍正皇帝胤禛也是一名痴迷炼丹的皇帝。多位专家根据史料推测,胤禛58岁(1735)暴卒于圆明园就与服食丹药有直接关系。
朱厚熜所服的丹药由什么制成?明朝博物学家谢肇淛等人指出“红铅丸”涉及乳粉、辰砂、乳香、秋石等材料。此外,朱厚熜有时还需要一种珍贵香料——龙涎香,即被冲上岸的抹香鲸的分泌物。嘉靖二十一年(1542)前后,朱厚熜开始对龙涎香给予高度关注,然而内库中所藏无多,并且由于明朝实施海禁,马尔代夫等地的龙涎香无法流入中国。起初,朱厚熜专门命户部派遣官员前往云南、广东、福建等地,试图从民间高价收购,然而直到十多年后的嘉靖三十五年(1556)都收获甚微。嘉靖三十六年(1557),主事王健向朱厚熜建议,可以要求外国海船“凡有龙涎香投进者方许交商货买”,将提供龙涎香作为外国海商与明王朝开展贸易的前提。而此时外国海船可以到达的地方其实就只有濠镜澳(今澳门)至广州一带,而且以葡萄牙人的船为主。因此,最终明朝官员从濠镜澳的葡萄牙商人手中获得了龙涎香。这相当于为葡萄牙商人打开了在华贸易权,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葡萄牙人定居于此。
朱厚熜追求长生不老,这一时期的宫廷器物上遍布象征福寿、吉祥的图案,据学者陈丽华的研究,“常见的有龙、凤、鹤、羊、狮、鹿、麒麟、松树、瘦竹、梅花、灵芝、仙桃、牡丹、寿石、珊瑚、宝珠、犀角、祥云,以及八卦纹、‘万’字纹、‘回’字纹等”“形成了繁缛、细腻、工巧、华丽的新特点,吉祥图案乃是层层布局,道道重叠,几乎无处不施,无处不刻”。
明嘉靖·彩漆戗金银锭式盒
此盒通体朱漆地,饰以戗金彩漆纹,盒形似银锭,盒上图案包括龙凤、珊瑚、海水江崖、“万”字纹、八卦纹等。
明嘉靖·剔红寿字松树纹箱
四季常青的松树被认为是“长生”的象征,此箱上雕刻的图案是松树枝干盘曲形成的“寿”字,突出福寿祥瑞的主题。
明嘉靖·剔红松竹梅鹤纹圆盘
此为套盘(共三盘)中最小的一个。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曾玩赏此盘,并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在盘底留下御制诗“雕盘精亿几层牢,想为醮坛叠置高。可笑尔时称瑞者,鹿生子与获仙桃。”嘲笑嘉靖皇帝求仙祈祷,谋求长生。根据题诗,此盘或是明朝宫廷醮坛供器。
在追求长生不老的道路上,朱厚熜除了服食金丹还大兴土木,在紫禁城及西苑营建了大量宫观,用于供奉神像和祈祷。御花园内的钦安殿与整座紫禁城同期落成,是供奉道教玄武大帝的宫殿。朱厚熜为钦安殿增建围墙,使之形成一个独立院落,以方便经常在此焚修祈祷、举行仪式。位于紫禁城北的大高玄殿,约建成于嘉靖二十一年(1542)。这里是朱厚熜时期皇家斋醮活动的中心场所。据晚明太监刘若愚《酌中志》所述,大高玄殿内无上阁(清朝称乾元阁)的配殿象一宫中,曾供奉着朱厚熜依照自己容貌而造的象一帝君像,所谓“象一帝君”便是他给自己取的尊号。
钦安殿外景
相传朱厚熜性情暴戾、喜怒无常,宫人常被残酷责罚。学者猜想他还为炼丹而摧残宫女,不堪凌辱的宫女明知是死罪,却仍采取了极端的反抗手段。嘉靖二十一年(1542)十月的一天夜里,朱厚熜在乾清宫熟睡,杨金英等十多名宫女合谋对其施展绞杀。然而,由于宫女在慌乱中把绫布打成了死结,无法按照计划将朱厚熜缢死,皇后得以及时前往施救,宫女的复仇行动以失败告终,史称“壬寅宫变”。朱厚熜险些在宫变中被勒死,这使得他更加恐惧死亡,更频繁地求仙炼丹、兴建宫观,并移居西苑理政,在此隐居近二十五年。嘉靖四十五年(1566),朱厚熜于乾清宫去世,长生不老的心愿终究幻灭。朱厚熜的崇道行为给明朝政治造成深刻影响,对此,明史评价“明自世宗而后,纲纪日以陵夷,神宗末年,废坏极矣。”
明嘉靖·青花三羊纹碗
此碗是嘉靖年间景德镇御窑厂专为宫廷烧制的瓷器,碗的外壁绘有三羊,寓意为“三阳开泰”。三阳开泰源于《周易》,始于三阳爻的“泰”卦,象征着天地交泰,被视为最吉利的一卦。
明嘉靖·青花芝桃仙鹤符箓纹盘
嘉靖、隆庆、万历年间,青花多用“回青”。回青是一种进口青料,内含铜和钴的金属氧化物,使用回青制作的青花瓷蓝中泛紫,鲜艳明丽,独具风格。
明嘉靖·青花八仙图葫芦瓶
葫芦是道教的圣物,被视为通往“仙境”的法物,也是存放丹药的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