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24年,溥仪被逐出紫禁城,故宫内廷的建筑及存藏其间的文物全部交由民国政府接管,文物盘点工作亟须展开。但是要将百万件文物一一清点编号、登记造册谈何容易?这项持续百年的浩大工程,耗费了四五代故宫人的心血,其中首次文物点查更因规章制度的草创未就、政治环境的波诡云谲而更显艰险重重。
1917年,安徽督军张勋以调停“府院之争”为名,率领五千“辫子兵”进入北京,拥戴溥仪复辟。这一逆行倒施的行为遭到全国民众激烈反对,孙中山在上海发表《讨逆宣言》。“辫子军”在段祺瑞组织的讨逆军的攻击下一触即溃,张勋逃入荷兰使馆,溥仪再次宣告退位,复辟的闹剧仅仅上演了12天,史称“丁巳复辟”。当时因北洋政府军阀争斗纷乱,溥仪等人未及时受到应有的惩处。
冯玉祥曾在讨伐丁巳复辟时获得战功
溥仪复辟朝服像
复辟时的溥仪着朝服坐在乾清宫宝座上。
1924年10月,直系军阀将领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11月,以黄郛为总理的新内阁成立,摄政内阁会议通过《修正清室优待条件》,要求清室即日撤离紫禁城。1924年11月5日上午9点,警卫司令部将驻扎在神武门外护城河营房的警察近500人缴械改编。10点,警卫司令鹿钟麟等人进入紫禁城,与溥仪方面接洽。经反复协商溥仪仍不肯即日迁出,最后不得不采取果断措施,强行责令溥仪出宫。下午3点,5辆汽车护送溥仪及其家属从神武门离开皇宫,迁居后海甘水桥其生父载沣的醇亲王府。
鹿钟麟
储秀宫南窗炕几上留下的饼干匣
溥仪出宫时因仓皇动身未携带衣物,命宝熙到养心殿取。为防止溥仪盗运文物,军警等人守在神武门检查,果然发现衣物中包有一手卷,正是大名鼎鼎的《快雪时晴帖》,遂扣留。1925年故宫博物院成立后,《快雪时晴帖》曾是重要的陈列品,它在文物南迁中被第一批装箱运出,辗转运至贵州安顺,于日本投降后运到南京。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清·栴檀木质“皇帝之宝”玺
溥仪出宫当天,清室交出两方“国玺”,即象征封建皇权的“皇帝之宝”和象征宣统帝位的“宣统之宝”,由鹿钟麟送往国务院封藏,1924年11月23日移交清室善后委员会。清乾隆皇帝曾指定“二十五宝玺”,代表皇帝行使国家最高权力各方面。其中,栴檀木质“皇帝之宝”玺使用最频繁、所用范围最广。“二十五宝玺”现均藏于故宫博物院。
溥仪出宫后,摄政内阁立即着手组建清室善后委员会,聘请北京大学教授李煜瀛为委员长,成员包括政府方9人和清室方5人。面对百废待兴的故宫,1924年12月20日委员会抓紧召开第一次会议,议决于23日开始点查文物。然而清室方无人到会,同时勾通军阀政府,力图促成溥仪复宫。次日,段祺瑞临时政府秘书厅要求停止点查清宫物件。顶着重重阻碍,委员会坚持于23日出组点查乾清宫,然而由于军警不齐,不符合点查章程要求,只得暂停。24日,委员会再次出组,以乾清宫、坤宁宫为起点开始点查。这次万事俱备,终于艰难地迈出了点查工作的第一步。
李煜瀛
清室善后委员会第一次点查清宫物品出组单
首次故宫文物大盘点持续约5年,共计清点出94万余个编号、涉及117万余件/套文物。自1925年开始,文物点查的成果开始陆续被编入《故宫物品点查报告》,于1930年正式出版。该报告内容不仅包含每件文物的基础数据,还涉及文物相关的历史信息,账目清晰,内容严谨,为百年间的后四次文物大清点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故宫物品点查报告》
点查工作虽急迫,却具备严格的纪律,并建立起清晰的规章制度。如每日两次点查分别在上午9点至12点、下午1点至4点;点查中只要出室,无论是否完成工作,都要加以锁封、门封,组员与军警签字或者标记特殊符号。《清室善后委员会点查清宫物件规则》还规定,点查前,每组分为点查员与监察员,人员分配由抽签决定;每组人员职责确定后,须在办公处签名并佩戴徽章方可执行任务。点查过程中,点查员不能单独游憩,不能先进或后退,不能离开工作地点;物品不可以离开原来的摆设位置,不得已需临时挪动也定要复原,无论如何不可将文物移出该室门外;清点每一物品,须粘贴委员会特制标签,并登记名称、件数,贵重物品还需详细记录细节特征,必要时还要用摄影或显微镜加以观察记录,以防抵换。
《清室善后委员会点查清宫物件规则》
清室善后委员会封条
1925年,委员会在点查养心殿时,意外发现“诸位大人借去书籍字画玩物等糙账”“赏溥杰单”“收到单”等文物目录。目录显示,清室以假借赏赐、出借等名目,盗运出宫二百多种宋、元、明版书籍,一千多件唐、宋、元、明、清朝字画,这些文物都是在《天禄琳琅书目》《石渠宝笈》等中有著录的佳作。此外,委员会还查出1924年春夏溥仪与清宫遗老旧臣金梁、康有为等人密谋复辟清朝统治的往来信件。这些发现令委员会意识到事态之危急。9月29日,委员会召开会议,决议组建故宫博物院。
《故宫已佚书画目录三种》
本书刊行了清室善后委员会发现的“赏溥杰单”一束、“收到单”一束、“诸位大人借去书籍字画玩物等糙账”一册等3种目录,所涉文物皆为《天禄琳琅书目》《石渠宝笈》等著录的佳作。
《甲子清室密谋复辟文证》
1925年,清室善后委员会将溥仪与清朝复辟势力往来信件等材料编印为《甲子清室密谋复辟文证》一书刊行公开,并致函外交部,希望照会英国公使,勒令参与密谋复辟的庄士敦出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