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出入清宫的“上班族”

紫禁城不仅承载着皇帝的家庭生活,更是皇帝与高级官员议政的办公场所,是国家的政治中心。比起居住在紫禁城里的皇帝及其家眷、太监宫女等侍从,那些频繁出入清宫、在路途中奔波的紫禁城办公人员与高级官员们显然更加辛苦。

军机章京“上班”忙

“上班”这个词其实正是源自紫禁城。在清朝,六部各衙司官入署办公来去自由,都叫“上衙门”,唯独军机处的军机章京入值被称为“上班”,这是因为军机处有严格的排班制度,进有定时、退有定规,不能随意更改。和今天的“上班族”类似,军机章京上班也需要在早八点前到岗,但需在下午三点左右退值,不能超过下午四点,这是因为待到宫中“传晚膳”时宫门就要下钥了。不过,由于军机处要求当日事当日毕,且因保密管理不许将公事带回家,所以白天没干完的事情,就需要留给值夜班的军机章京连夜办理了。

奏折和奏匣

军机大臣无定员,最多时可有六七人,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充任,通称大军机。军机大臣的僚属为军机章京,通称小军机,负责协助军机大臣处理文书档案、票拟一般章奏。军机大臣和军机章京都直接受皇帝领导。

军机处内景

军机处外景

军机处位于乾清门广场西北角,主要职能包括撰拟谕旨和处理奏折;议大政,议后提出处理意见,奏报皇帝裁夺;谳大狱,参与重大案件审拟;参与对重要官员的任免和考核;随侍皇帝出巡,奉旨出京查办事件等。军机处当天必须处理完毕送达的奏章,以保证政务运转的极高效率。

“上班通勤”劳苦多

清朝前期御门听政在清晨六七点进行,雍正皇帝开创的轮班奏事时间则更早。皇帝一般在凌晨四点左右与军机大臣议事,之后召见其他重要大臣。这意味着大臣们在深夜就要启程赶赴紫禁城,如果有人住得远,往往两三点就要从家里出发。过早的“上班时间”使得有些官员出现迟到的问题,乾隆皇帝与道光皇帝选择对其施以降职或罚俸的处罚,以儆效尤。此外,冬季到得太早的话,提前到达紫禁城的大臣们要在东华门外苦苦等候,待到凌晨4点左右大门开放,大臣们方可依次入内,经文华门、箭亭到达景运门。这一路上少有光照,大臣们只能摸黑前行,所以如果遇到被特许点灯的大臣进宫,其他人就会凑在他的身后“蹭灯”同往。

大臣“上班”路线图

重华宫外景

重华宫崇敬殿正殿乐善堂(新正茶宴就在这里举办)

清乾隆·青玉题乾隆御制三清茶诗盖碗

清乾隆·剔红题乾隆御制三清茶诗盖碗

清乾隆·青花题乾隆御制三清茶诗盖碗

重华宫里办“团建”

紫禁城里的“上班族”不仅有辛劳的一面,也有羡煞旁人的荣耀,比如乾隆皇帝弘历在正月举办的“新正茶宴”——重华宫诗茶雅宴就是许多大臣终生难忘的独特经历。自乾隆八年(1743)起,弘历会在每年正月初二至初十择一吉日,召集亲王、大学士、内廷翰林在重华宫举行宴会。席间没有酒肉只有茶果,大臣们即兴作诗,以此为风雅,被称为“重华文宴集群仙”。乾隆三十一年(1766)后,参宴群臣以28人为定制,弘历更是得意地将其比为“周天二十八星宿”。茶宴后,大臣们将皇帝赏赐的荷包悬在胸前、三清茶碗捧在手中走出紫禁城,以参加了这场小范围的、风雅的皇家“团建”而倍感荣耀。 TvjUqgI+FHscCx0H7ChrHvap4moHFvN5ncd0LXhH38F21WO3a+I40SE5LP2mwe1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