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五、小结

老舍“始终没离却的,便是以一个知识分子的立场来看社会上的一切” ,因而,“北京之于老舍是乡土又是‘异乡’” 。《离婚》的独特性在于,“它是现代中国历史语境中的普通知识者对生活的体验与认知和构成匿名统治的‘生活哲学’的冲突,及其在冲突中的敷衍、妥协和必然失败的生活轨迹” 。而这种“普通知识者对生活的体验与认知”所敞开的存在境界,既有对现实公平合理秩序的呼唤,更有对超越现实规则的诗意生命境界的向往;这“匿名统治的‘生活哲学’”则是放逐心灵内在体验、抹平思想锋芒的平庸的混事态度。与《二马》《猫城记》《四世同堂》不同,《离婚》的北京文化反思主要不是基于民族存亡这个现实功利目的展开,而是在常态的社会生活背景下探索个体怎样才能活得更加合理的问题。与《骆驼祥子》《月牙儿》侧重于控诉不合理的社会现实、呼唤社会公平正义的思路不同,《离婚》主要是在超越现实的层面上呼唤生命存在的诗意境界。《离婚》中的哲学智慧与海德格尔等西哲息息相通,而又完全源自于作家对现代中国人尤其是北京市民生存状态的独到思考;其荒凉无望的生命体验与幽默诙谐的叙事风格水乳交融,也是现代中国文学经典中的一道独特风景。《离婚》的风格化语言和北京风俗画特征使之成为京味儿文学的代表作,《离婚》的文化反思特征与形而上思想追求又和京派文学与现实生活保持审美距离的态度遥相呼应。这正从一个角度证明了老舍创作“集‘京派’与‘京味’于一身” 的特点。 jZ6BUBJZA0T4Pem5GXiHSix5UaQHCz1T/PMdvJ+MQYIFTyuEEthK4i/DJK9iaEl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