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马粪问题

“但这和火星有什么关系?”丽诺尔在电话中讲了河流和拱顶石的故事,以及20世纪的农业史后,埃文问道。

“重点有两个,”丽诺尔回答,“首先,弄清火星晚餐该吃什么可能是个类似于拱顶石的重要事件。要在火星上生活,我们需要发展那么多相互关联的技术,一旦完成了这个任务,地球这边也势必会出现一种生产食物的新方式。”

丽诺尔正绕着一堆罐装和纸袋食品走来走去。

“好吧……”(埃文还是有点怀疑。)

“第二个任务更为紧迫。我们需要变化。从绿色革命沿袭至今的现有体系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这种体系消耗的能源太多,太容易被气候变化影响,污染太重,对土地太不友好,哪怕用了那么多拖拉机,它依然需要消耗人力。这套工业体系诞生于一百年前,那时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尚未成为我们担心的问题。要活过下一个一百年,要避免地球被彻底破坏,人类需要一套新体系。火星任务也许会触发另一桩‘拱顶石事件’,一个‘火星奇点’。这都是马的问题!”

“马?马和火星又有什么关系?”

丽诺尔笑了。她正等着这个问题。

绿色革命期间,要衡量变革的规模和步调,马是很有用的晴雨表。1920年,美国拥有超过2500万匹马,美国农民投入了4500万英亩土地来种植燕麦,养活马匹。社会依赖这些牲畜,它们是农业和运输业的支柱。相应地,全国经济体系中包含了大量铁匠、蹄铁匠、养马人和兽医。

然而,很多问题也与马有关。1898年,全世界的代表齐聚于纽约,参加一场如今被视为全球首次城市规划大会的会议。这些代表的任务是为19世纪的重大城市问题寻找解决方案:该如何处理堆积成山的马粪。当时的媒体提出,五十年内,伦敦的街道将被厚达9英尺的马粪淹没。与此同时,在纽约,规划者们预测,到1930年,马粪会堆到三楼的窗户那么高。根据传闻,与会者无法达成任何解决方案,大会在激烈的争执中草草落幕,比预定的日程提前了好几天。

马粪末日当然没有降临。到1960年,全球已经完成了绿色革命。拖拉机取代了农场里的马匹,卡车在北美大地上奔走运输。灌溉系统、杀虫剂和氮肥得到了广泛使用,农业的基础经济逻辑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矮秆种小麦和水稻遍地生根,在提升了产量的同时也赶走了饥饿。地球上的食物总产量激增。时至今日,多亏了这些技术,这颗星球上每个女人、男人和孩子都能获得2800卡路里的食物热量——多么不可思议。这意味着,现在的日均食品产量比人类历史上的任何时候都要多。

随着变化的发生,美国的马匹数量暴跌了85%,种植燕麦的土地面积缩减了约90%。一定有无数铁匠和养马人因此失业,以前种植燕麦的农民也只得另觅新市场,或改种别的作物。

不过,尽管被马粪淹没的担忧已不复存在,新的工业体系却引发了一系列新问题。拖拉机、杀虫剂、肥料和灌溉系统意味着现代农民需要的工具是昂贵的,只有资金充裕的农民才能生存下来。世界各地的小规模种植者因此深受其害。

此外,肥料、灌溉系统和拖拉机都需要大量能源,这种新型农业把我们的食物体系与化石燃料绑在了一起。这些新技术共同催生了一系列问题。

我们两人就此议题写过五本书和一百五十多篇文章。 简言之,这些作品说明:今天,食物和农业体系是全世界水污染的最大来源、消耗淡水的头号大户、生物多样性丧失的最大推手,在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中贡献了约25%的份额。我们生产的食物大约有30%被浪费掉了,蔓延到全球大部分地区的“西式膳食”含有如此多的简单碳水化合物、糖和脂肪,以至于肥胖和糖尿病成了威胁公众健康的头号问题。如果每个人都改吃国家食品指南提倡的膳食,那么全世界的果蔬产量差不多需要提升四倍。长话短说:我们的食物体系糟糕透顶,不适合养活21世纪的人类。

如果说20世纪中期见证了关键技术的发展,催生了如今这套工业化食物体系,那么21世纪将需要另一场变革,来纠正现有食物体系引发的诸多问题。丽诺尔认为,这场即将到来的变革可以通过在火星上发展一个自给自足的社区来实现。在本书创作之初,埃文并没有丽诺尔那么坚定,但在合作过程中,他逐渐看清了她的意图:要在火星上养活一个社区,我们需要解决的正是那些同样困扰着地球食物体系的问题。

“好吧,我们需要上这关键一课。”

我们已经掌握了通过Zoom交流的技巧,丽诺尔正带着埃文梳理构建这本书的最终逻辑。

“从马到拖拉机,从个体农户到工业化农业,我们可以推导出一套能应用于火星的通用创新理论。在火星上运用它的过程中,我们也将得到改变地球现状所需要的一切。怎么样?”

埃文点点头,不算心悦诚服,但他愿意继续玩下去。

“首先,我们可以为一个问题设想解决方案——随便什么问题都行。不过既然讨论的是食物,我们不妨想个食物方面的例子。比如,如何在冬天为加拿大这样的国家生产果蔬。致力于这个问题的科学家、农民和政策制定者会发现,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解决某些不可能的问题——要在一月种植番茄,我们需要先解决加拿大的冬季。这就是我们要找的那块“拱顶石”。很多大学实验室和初创公司努力了几十年,试图找到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案。

“在火星上发展人类聚居地大概是人类历史上最复杂的问题之一。它由数以万计层叠累积的次级问题组成,其间夹杂着许多缺失的关键技术和理论上可行但目前仍无法实现的实践过程。部分技术已经有了眉目,也有些尚不可及,还有一些目前仍无从想象。但我们正朝着目标迈进,一旦成功抵达,在最宽阔的河流上筑桥的设想就不再只停留在理论上,而将成为现实。

“我们正在靠近那个点——我称之为‘火星奇点’。只要越过它,在红色星球上栖居不仅可行,而且势在必行。在此过程中,我们还将发展出大量关联技术,推动留在地球上的人进入农业和食物生产的新范式。”

“好吧,”埃文说,“让我们来规划火星晚餐。”

隔着一块大陆,我们开始工作。 vj8Ej6HA+O0YcSZmKlHdoHLwHJ+DK6K8X0Ce6bCGJpRvISyNHD+WKK16H3I/Lg7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