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 3
M 34
Y 16
K 0
R 247
G 192
B 194
coloro
005-82-17
莺黄衫子退红裙。
妆样巧将花草竞。
——[宋]张先《定风波令·般涉调》
退红,别名不肯红、素妆残,与粉红颜色极相近,是唐代的流行色之一。宋代陆游在《老学庵续笔记》中写道:“唐有一种色,谓之退红……盖退红,若今之粉红,而髹器亦有作此色者,今无之矣。”关于退红的“退”字,明代杨慎在《古音丛目》中解释:“退与褪同,檀弓:退然如不胜衣。又唐世染色名退红。唐诗:香炷小薫笼,韶州新退红。卸衣曰退,又花谢也,通作褪。”
退红应用于纺织品的颜色,如清代冒襄在小说《影梅庵忆语》中曰:“时西先生毕今梁,寄余夏西洋布一端,薄如蝉纱,洁比雪艳。以退红为里,为姬制轻衫。”
自然界中的退红,可见于两种花。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中有“簇蝶花,花为朵,其簇一蕊,蕊如莲房,色如退红,出温州”。宋代王观的《扬州芍药谱》记载:“素妆残,退红茅山冠子也,初开粉红即渐退白,青心而素淡。”
退红是一种比粉红还略浅的颜色,半新不旧的样子,参照物即芍药科的“茅山冠子”和簇蝶(玉蝴蝶)的花朵。颜色确定了,染色就好办了。明代方以智《物理小识》中说:“茜红以乌梅汤,退红以石灰水,退后茜不失铢两。”就是说,退红可以用茜草来染,以石灰水洗褪去部分茜红色而成。当然,还可以用苏木加明矾加水稀释来染退红。
古今多少色,湮没尘埃中。洗净始见真,归来有退红!